第一四二章 这就是河北 十(2/3)
“你这家伙!”看着周遭皇帝、官员、学生都用一种“您受累了”的表情看着自己。蒋通也是哭笑不得:“快滚回宿舍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待会和为父去蒙学接弟弟过来吃饭。”
“干嘛呀!这是一年多没见女儿的父亲的态度么?父亲,这次来学校,是陪皇帝来的吧?哪个是皇帝?长得帅不帅?”
“额,陛下,臣教导无方,导致臣女荒诞不羁。冒犯了陛下。请陛下恕罪。”
“噗嗤噗嗤,呵呵呵,噗嗤噗嗤,无妨无妨。丞相之女,天真烂漫。乃真性情也!来来来,汝是叫蒋顾吧。刚才那凌空一脚真是惊才艳绝。朕看了也是觉得异常兴奋啊。嗯嗯,这是朕从长安带来的一条玉镯。今日就送给汝吧!”
“姎多谢陛下赏赐!”蒋顾一点都没征求自己父亲的意见,笑嘻嘻的伸手接过了皇帝的礼物。少顷,这孩子扭过头:“卢毓,过来!”
少女的娇叱声中,一个身高大约一米五的十三岁少年飞快的靠拢。蒋顾左手一伸,把卢毓的发簪给拔了下来:“不好意思啊,陛下。姎今天做骑士。不能系发簪。所以就用这个家伙的发簪做回礼了。”
皇帝愣了好一会神,终于反应了过来:“这,这就是你们常说的义利合一么?绝不平白接受他人的好处?”
“对呀,陛下。姎是丞相的女儿嘛,当然更要坚持住这一点。”
“好吧,这份回礼朕收下了。刚才汝说今天做骑士。难倒你不是每次比赛都做骑士?”
“那怎么可能?谁愿意总是被人骑呢?要想骑人,就得先被人骑。当然哪,这个只是常理。像典满那样的蛮牛,估计以后就算进了蒙学,也当不了‘骑士’了。没办法,没人能扛得起他啊。”
“要想骑人,就得先被人骑。”皇帝很是为这句话有了一番感触。少顷,皇帝又开口问道:“刚才比赛最后关头,汝和对方的首领崔林都将自己置于险境。这也是义利合一么?”
“陛下圣明!这是我河北的一贯做法。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当然需要做首领的冲杀在最前面,如此,下属们才会自发的用命啊。陛下,这就是为什么我河北的军队无论何时,总是士气高涨。我河北的百姓,无论何时,总是衷心拥护朝廷的根本所在啊。”
“可是这样一来,若是统帅不幸……”
“陛下,今天这一场,只是意外。因为姎没有料到典满这头蛮牛的力气那么大,一下子冲坏了姎的队列。在平时的比赛里,姎一般是不用这么拼命的。因为姎会牢牢掌控住场面,比赛往往还没到需要姎出击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所以,大多数时候,主帅是安全的。今天这样的情况,是姎这个主帅没有做好。当然就要负起责任来。”
“朕明白了。好了,春寒料峭。汝快去更衣吧。别着了凉。”
“多谢陛下体谅。姎告退。”
蒋顾从皇帝身边退下后,吹了个口哨:“全体都有了。师范正学二年四班集合整队!”
她这边开始整队,崔林也开始对自己的班级开始整队。不过瞬间,两个排列整齐的方块就已经形成。随着双方首领的向右转,跑步走的口令。两个方队迅速而整齐的开走了。
如同当初周瑜和鲁肃受到的震撼一样,如此的队伍也让皇帝、董承等人被震得不轻。过了好半晌,皇帝才回过神来:“壮哉,孩童都已经如此。若是真正的军列……”
“呵呵,陛下想看么?若是陛下愿意,臣倒是可以组织一次阅兵式。陛下在邺城的宫殿外就是宽阔的青龙大道和白虎大道。完全可以进行上万人的阅兵。”
“这个,丞相。朕从邺城一路行来,感触实多。若说一点都没有受到震动那是不可能的。若是因为朕的一时喜好就要劳动上万将士。朕以前可能觉得很壮观,但是现在只会觉得压力很大。所以,这个,还是算了吧。”
“嗯,陛下有此言。臣铭感五内。如此,待臣以后带兵出征归来后。陛下接见远征将士时,顺便搞个阅兵式吧。”
“善,丞相,接下来的行程是什么?”
“陛下,渤海师范学校本届毕业生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离校了。今年由于朝廷拿下了太原郡、上党郡,并且要向西开拓西河。所以出台了一个政策。凡是志愿去西河担任蒙学教师,培养出足够匈奴少年通过汉学考试的。或者归化足够匈奴部落的。都可以在学校的蚕烛之路上立像。所以今年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申请去西河任教。人数实在太多,远超今年西河计划开学的蒙学所需教师数量。所以不得不进行初筛。这个初筛昨天就开始了,今天、明天,还要继续进行。陛下要不要去看看?”
“善。请丞相为朕前驱。”
……
和操场上热烈的气氛截然相反,此时渤海师范学校正学的明诚堂内,却是相当的寂静。
昨天的初筛主要是太原郡的医官们在孙乾的指挥下对申请者进行身体素质检测。很简单,西河那地方,条件比较艰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豆芽菜当然就不能去那里。不然万一搞个英年早逝出来。那到底算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