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扭头向南顾(3/4)

了翻盘的需要。

“孙策竖子!竟敢如此辱我!简直和他那死鬼父亲一模一样!果然姓孙的都是言而无信的卑鄙小人!”

“主公,如之奈何?”

“哼!九江是守不住了!不过吾也不会让曹瞒和那竖子好过!派出使者。和徐州、扬州联系。吾要去河北朝廷任职!”

“啊?主公?以浩然公的脾气……”

“哼,吾昔年和蒋浩然也算青年相交。他的脾气吾还是了解一些的。一般情况下,吾这次去河北那是必死无疑。不过这一次嘛!哼,告诉徐州和扬州,只要吾平安抵达河北,吾就交出传国玉玺!”

“……主公英明!属下这就去办!”

“嗯,好好去做。厄,哎,尚儿,为叔已然尽力了,怎奈天命不在我。若是这一次为叔去了河北。尚儿准备去哪里?”

“……叔父大人。袁尚想去兖州。还请叔父大人成全!”

“嗯,当今天下,唯一还能和蒋浩然抗衡的,也就只有曹孟德了。也罢,吾修书一封,让汝带着去见曹孟德吧。不管如何,吾与本初、孟德,幼年的时候,可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啊……若是大汉一直都是太平盛世。我等三人,应该是在政绩上你追我赶的好同僚吧。何至于今日兵戎相见!”

“多谢叔父大人!买弟年幼,加之身体实在太弱。还请叔父大人多多看顾。”

“嗯,吾知道了。请放心。蒋浩然虽然心狠手辣,昔年讨伐臧霸,连襁褓中的幼童都不放过。但是为叔一定竭尽全力,把买儿照顾好!”

“如此,尚再无他事了。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还望叔父大人保重!”

“……汝是我袁家再次兴盛的最后希望。切记,不管什么时候,保住性命才是第一要务,切切,切切……”

……

建安元年十二月,邺城,丞相府。

“唔,这就是传国玉玺?”

手里把玩着这个缺了一角的玉石,蒋通有些感触,也很有些无所谓。

感触嘛,作为一个穿越者。而且是一个历史还不错的穿越者。蒋通知道。传国玉玺在元代就失踪了。这是中华民族一个很大的遗憾。不过他的感触也就仅此而已了。作为一个现代人,虽然他知道这块石头有着很大的政治意义。但所谓的政治意义,不就是“nothing和everything”么?你认账,那就是everything,你不认,那就是nothing!(1)

笑嘻嘻的放下玉玺,蒋通转过头来:“嗯,公路,朝廷让你入朝担任廷尉你不来,结果搞成现在这个样子,你说,我该拿你怎么办?”

“哈哈哈,浩然,你难道让我做公孙瓒第二?”

“呵呵呵,公路果然还是如当年一般任侠傲气啊。嗯,这样,幽州刚刚纳入朝廷统治,吾已请陛下拜刘元颖为幽州刺史,拜田国让为鲜卑中郎将。那里还差个廉使。公路岂有意乎?”

“廉使?就是一上任就得自己刨祖坟的那个?也罢,我袁家的祖坟早就被曹孟德给刨光了。再刨一次也没啥。如此,多谢浩然了。”

“嗯,那公路先下去休息吧。明日早朝,吾带汝去觐见陛下。”

蒋通让袁术去当幽州廉使是有深意的。幽州的情况和其他地方大不相同。那里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要处理这些弯弯绕绕,派一个温吞水的官员去是不行的。可以想见,刘馥、田豫上任后,接到的异族投诉肯定很多——因为他们就是要镇压异族嘛。而作为幽州军政的主要监督官员,幽州廉使在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凶一点、狠一点,不讲道理一点。在接到异族投诉的时候,不能人家一投诉就去拆自己同僚的台。这样的人选,以袁术二货的性格,正好合适。所以袁术的北上,正好给蒋通解决了这个人选的问题。

在真实的历史上,袁术拿着玉玺是称了帝的。但是那个时代的情况和蒋通这个时代有很大不同。在那个时候,袁绍称雄于河北。袁术盘踞于淮南。袁家的势力可以说达到了顶峰。更加上徐州的吕布和江东的孙策那时候都是袁术的盟友。而曹操那时候才刚刚接到汉献帝。朝廷的威望还没有立得起来。所以袁术敢称帝。但是这个时代,可以说,袁术根本没有转过这样的念头啊。所以,这位袁二先生其实只是比较任性,智商什么的还是没有问题的。作为一个从小就做官,做过的官职兼通内外的大汉职业官僚,做个廉使,那是绰绰有余的。

送走了袁术。蒋通笑呵呵的拿起玉玺,把它扔给了望眼欲穿的荀彧:“给你,文若!看你那样儿,好像我蒋通真要私吞了它一般。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我对皇位没兴趣!”

“丞相!”看着从空中飞掷而来的玉玺,荀彧好一阵手忙脚乱的接住:“丞相言而有信,大汉之福也。尚书台准备搞个仪式,正式向天下宣告玉玺的回归。如此,也是向天下宣告陛下帝统的正宗。”

“嗯嗯,随你。剧本写好了给我送过来,要我怎么演我就怎么演。”

蒋通对皇权的极度无所谓态度,已经让荀彧麻木了。看着蒋通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