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迎战李自成水军(3/4)

既兴奋又很不是滋味儿。兴奋的是张知木能在最艰苦的时候主动出击,实在是太难得了,真是又一次雪中送炭。张知木总是在最要害的处所和最需要的时候涌现。

心里不是滋味儿是曾经无敌天下的大明朝水军,竟然连李自成的匆匆促组建的杂牌水军都打不过,黄河上这一仗被人家打得是逝世的逝世降的降。最让崇祯皇上愁闷的是,等朝廷派人往捉拿那些降将的家人时竟然一无所获,看来这些朝廷的将军们早就做好了投降的筹备。

还有的是,崇祯皇上也还是对张知木他们有些担心,固然崇祯皇上已经知道窑岗人已经实验了蒸汽船,可是那毕竟能不能打仗,还不得而知。李自成的水军打败了明军水师,缉获了不少战船,又召集了不少投降的官军,现在是兵强船坚士气正旺。窑岗的船和人毕竟是太少了。

更关心窑岗人战船的李自成一直不断地得到凌水码头传过来消息,一直到张知木等人的船从凌水码头起航,李自成的大营都是第一时间得到的消息。实在这也是张知木特地要让李自成得到的消息,由于张知木这次南下不仅仅是要掩护船队通过黄河,而是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黄河的水路安全。所以这一仗必须是要打的,让李自成知道就是要他等着自己。

李自成也是不胡含混,他的情报系统,一直从凌水码头开端几乎全程跟踪着窑岗的船队。他们从潼关一出发,就有飞鸽把信息传给了李自成的水军。憋足劲的水军正想着乘大胜之威,再在窑岗人身上立新功呢。固然窑岗那几条船不在这些人眼里,但是窑岗人的名声太大了,对付他们的影响会更大,尤其是他们损坏了闯王围攻开封的大事,这让闯王官兵高低都对窑岗人布满着仇恨。这次报仇的机会他们是尽对不会放过的。这次得到潼关飞鸽传来的消息,兴奋的水军官兵们就把战船安排在洛河的河口,等着窑岗人的船队。他们的打算就和欧阳鹤估计的一样,先利用水流和风向的上风,一下子冲出来,把窑岗的船队冲散,而且他们还专门组织了对付窑岗战船的几个战船小组。应当说李自成水军筹备的很充分,但是有一点,他们的筹备都是为打胜而筹备的,没有人会认为他们自己会被打败。哀剧的祸根也就是在这里埋下的。

窑岗船队出发之前做的安排是,一艘蒸汽战船拖着一艘战船在前面开路。那艘平底蒸汽船拖着剩下的所有船只顺流而下。由于是顺水,固然这条平底蒸汽船的拖着这些船动力不够大,但是重要的作用是在夜间航行时在前面领路,再说只要使船速度大于水流的速度就行,由于船与水流有了相对速度,船就有了可操作性。由于现在是熏风,船是向东行驶,所有的船都可以挂半帆再借着船队的拖动,这样的话船的操控性就更好了。同时还做了一个规定,假如产生了什么不测的事情,所有的船可以自行顺流前进,到了开封再集合。

窑岗的所有战船和平底船这次拉的货物都很少,再次出发的时候,都把迫击炮架到船上。炮兵们都精力抖擞的在炮位旁边就为,这次李威把他们几乎所有的炮兵都带来了,只留下十几名炮兵配合李云鹤他们实验新型加重的炮弹。李威他们经过实战的炮兵们都分到各个船上和范成坤新练习的炮兵混编,这样是为了尽可能的施展每门炮的威力。他们也是憋足了劲儿要给李自成的水军一点儿色彩看看。

李自成的水军严阵以待的在洛河的河口等了窑岗的船队一天时间,可是没等到窑岗的船队。慢慢的天已经黑了,等的疲惫的水兵们知道,今天窑岗的船队没敢过来,但是他们那么大的一个船队掉头回往是不可能的,他们固然是畏惧了不敢过来,但是不会等的太久,还是要过来的。水军头领们通知各船不要懈怠,窑岗的船队必定会过来。可是到了晚上,大家都认为窑岗的船队不会冒着风险夜间到激流滚滚的黄河里行船的,由于假如一不警惕船碰到在河上的礁石和浅滩上,是十分危险的。由于大意,有些水军的船都将锚抛在了河里的同时,又用绳索将船连在岸上的树上。

窑岗的蒸汽战船拖着一艘普通战船慢慢的就开向了洛河的河口,船上探照灯光柱把扫过的河面和河岸照的通明,不时地惊起成群的野鸭和各种宿鸟。

实在窑岗的战船还没到洛河的河口,在河口的李自成水军们就听到远处隐隐传来阵阵“轰轰”的声音,这种声音他们以前从来没闻声过。但是水军将领们不能由于听到一种不知道的声音,就在夜间采用什么样的举动。所以听到报告的以后,将领们命令尽快搞清声音的起源。实在他们也猜测这声音是不是窑岗的蒸气船发出来的声音,但是猜测不可能转变成大队水军的军事举动。还没等他们的派出的人懂得到声音的起源,“轰轰”的声音越来越大了。

这些船上的将领们纷纷来到甲板上,一名战船的瞭看兵迅速的爬到帆船的桅杆上的瞭看台上,这名瞭看兵上往以后马上报告说上游河面上,有一个很强的光柱在不停地向两岸晃动。这下子将领们明确,不管光柱是干啥用,必定是窑岗的船队来了。所以马上命令战船起锚待战。一时间洛河上号角声不断响起。这是船队夜间传递信号的一种手段。

号角声通知了自己的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