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经营武泯岛(3/3)

门,知州大人远远地迎过来,说:“张义士,您是立了大功一件啊。这是造福百姓,为朝廷解忧的大功啊。我们官军花了多少时间,耗费多少银两也没办了的事儿,让您挥手之间就办了。”

张知木答复说:“朝廷的官军已经不会剿匪了,只会消费银子。所以他们就剿不了匪。”

张知木的话,让知州大人很为难,但是张知木说的是实话,他也没法反驳,说:“啊啊,你的这件事我已经上报到朝廷了。朝廷必定会对您有褒奖的。”

张知木明确上报的时候,他必定会说,这事儿是在他的贤明领导下进行的,这和前世时是一样的。

张知木问:“那些水匪们如何处理?”

知州大人说:“这些人犯,立秋一道问斩,决不轻饶。”

张知木故意问:“大人,那几个岛子上的百姓,被水匪祸害的不轻,大人能不能往接济一下?”

知州大人没想到张知木会提这事儿,说:“这这,你看,我们每年上交朝廷的银子都是委曲凑齐的。没有银子,我也是有心无力。不如这样吧,张东家既然把他们从苦海里解救出来,你好人做到底,伸手帮帮他们吧。”

实在张知木给他出困难,也就是不想让再打那里的主意。没有哪一个官员愿意再多管一个需要接济的处所。

在徐州又整整停了两天多,一是李治吸收一个商展和一个眼线需要时间,另外那些徐州的商家非要宴客不可,由于张知木本来就是他们的要想接洽的大商人,再加上张知木为他们除掉了匪患,他们都是挣破了头的想请张知木。成果张知木这两天是天天晚上十大醉而回。晚上全靠杨玉琳照顾,杨玉琳既心疼张知木,又感到有机会照顾张知木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在徐州除了酒有些受不了之外,还有一件事儿让张知木很为难。这些商家都提出来要一份儿《窑岗周报》,由于在这里,假如谁说没见过《窑岗周报》已经是遇见很没面子的事儿,假如谁家有一份儿《窑岗周报》,那尽对是一件很风光的事儿了。

张知木是坚决的挺主,没动留给李茂的那五千份儿报纸。不然的话,在这里都发了也不够。

离开徐州的时候,把剩下的三百头牛还有两千匹马留在了徐州,徐州的这地区牛马大牲口都不愁卖。其他的货物,陆俊一直在和他父亲争着要多留下一些,陆成祥没措施又多留下一点儿。

离开徐州的时候,按范成坤请求将那些车轮舸就留在徐州,剩下的船队持续南下,直奔淮安。这次到淮安,张知木他们上岸领着几位喝一顿酒,停了一夜之后就没在淮安停留。

这几艘战船,进不了运河,就停在淮安,有范成坤领着人负责。小船就同一拖在那艘平底蒸汽船后面,一起向扬州进发。在这千年的古老运河上,响起汽笛声和蒸汽机的轰叫声,这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了。

岸上,一路都人再看这艘冒着浓烟的蒸汽船,他们实在是感到不可思议,就这样的一艘船竟然能拖着那么一串船只在运河前进。

岸上的马队,有刘云负责,这一段路程应当是安全的只要管好马匹就行了。长长的马队也是大家感兴趣的事情,由于一下子有几千匹马拉着十几里的队伍前进实在是未几见。快到扬州的时候,李菁带人上岸,亲身骑着快马往给李茂送信往了。

船队到了扬州的时候,李茂一班子人早就在码头上等着了。最让人想不到的是,陆成祥的侄子陆琪和范成坤的儿子范松在码头上迎接人群里。一开端张知木还没看清,只是感到岸上的人群里有几个皮肤特别黑的人有些眼熟,等靠近一看本来是陆琪和范松他们回来了,这让张知木尤其是陆成祥大喜。

大家在码头上客气一会儿,李茂就开端指挥人安排货船停泊的地位。

由于刘云的马队快到了,李茂又给马匹安排处所。尽管扬州分公司的处所足够大了。可是也放不进往五六千匹马。就在院墙外搭了不少马栏子。

张知木对李茂说:“这次南下感到比上次轻松多了,尽管这次是一路打着仗过来的。由于到了徐州和扬州就有了自己的处所住,不用找客店。心里踏实得很,有了到家的感到。下次到开封也有自己的店了,你买的那处屋子大家都是赞不尽口。那处所面积够大,地位还好。”

张知木兴奋地和李茂说了不少话。实在张知木此时心里更想懂得是陆琪和范松他们下南洋的事情。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