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船闸启用 谈话沟通(3/4)

。大家也都对情势非常的乐观。可是我有一个想法,盼看你能支撑。”

陈玉峰微微一笑说:“我们爷俩还有啥意见不一样的?”

“陈叔,是这样的。我们的官兵从上到下都想在篡夺山西以后再打出往。不过有的是想先打河南,有的是想先打陕西。是不是?”

“是这样。不管打哪里,我们都不会费多大劲儿。仗打得你已经都看见了吗!你选择打那个方向,我们就打哪个方向。这一点儿你不用担心。”陈玉峰说。

张知木说:“我的想法是,假如情况容许,我们一到两年内,哪里都不打。就把山西经营好。”

陈玉峰有些不懂得,说:“我们现在大兵所至,所向披靡。这个时候,我们尽快的打出往才对啊。”

“陈叔,您想过没有。我们之所以雄师所向披靡,与我们的兵器有很大的关系。打山西这场仗,我们窑岗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筹备,才打的这么轻松的。我们那么多主动兵器,弹药耗费量是很大的。假如很快的再进行一次高强度的战斗,我们的供给就要紧张了。目前我们的橡胶和铜的用量就很紧张。假如我们马上打下往,假如产生了弹药供给不足的问题。我们的步枪就和烧火棍一样。再说了,我们最差的还是吸收我们占领区的能力更是不足。我的想法是,我们还要卧薪尝胆的在山西经营两年,我们篡夺下一个处所,不仅要靠我们的武力,还要靠我们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我们要是集中精力能把山西经营好。也通过经营山西锤炼一批我们自己的治理干部。尽管可以说,凭我们的实力,我打哪里也不会太艰苦,就是西安和北京城,我们想打下来也不在话下。可是我们并不是非要马上打出往不可,主动权都在我们手里。说实话,别看大家对打出往都很有信心,可是他们都没有想好如何经营治理占领区。我们花点时间,汲取治理占领区的经验很有必要。”张知木耐心的对陈玉峰说着。

陈玉峰沉吟了一阵说:“知木,看来还是你想事情想的周全。现在啊,我们是打出往轻易,说服大家暂时停下不打难。当然,我们也可以一个命令就行了。可是那样会极大的伤了大家的积极性。”

张知木说:“最近,我已在起草一个一个报告。想给我们全部干部分析一下我们目前的形势和我们应当采用的策略。我想让大家都有一个苏醒的认识。可是我们俩的意见要先同一起来。我还会跟欧阳先生他们几位分辨的交换意见。我们俩要是能一致了。我们也可以分头的做他们的工作。”

陈玉峰说:“知木,你能这样我非常的兴奋。你现在才是有了帝王相。就说潼关这件事吧。我和欧阳先生都有点儿头脑发热。可是你就能很冷静的提出来自己的意见。事后,我和欧阳先生都对你佩服的不得了。”

张知木说:“当时,阎伯也在指挥中心。他也是劝我这个时候要冷静。”

“哼哼!那个老东西,是我们窑岗少数几个心里有数的人之一。实在你碰到事情还可以征求玉坤的意见。”陈玉峰说。

“是啊!有的时候玉坤看事情能冷静的出奇。不过我不想让她在为我们的事操心。我是想,她能把家里的事还有财务的事弄明确就行。”张知木看见陈玉峰和自己的意见一致了,心里很轻松。陈玉峰他们仗打得正顺手,收手不太轻易。可是他必须顾全大局。

和陈玉峰谈完,张知木又和欧阳鹤谈了一次。这一次谈话费了一点儿时间。由于欧阳鹤指出的一些趁热打铁等意见也很有说服力。张知木不得不对利弊进行重复的比较着,才说服了欧阳鹤。对陈玉峰和欧阳鹤他们,张知木就要从道理上说服他们。

这段时间,张知木的工作除了晚上写他的报告,就和大家分头谈话。

这些天,张知木荷李岩也谈了几次话。

李岩已经慢慢的从刚到窑岗的惊喜中安静下来。他对窑岗给他安排的那栋别墅非常的满足。他们夫妻二人,还特地到张知木家里向张知木和黄玉坤表现感谢。

不过,张知木和李岩的谈话就要广泛得多。

李岩第一次到张知木的办公室的时候,也是他们进了第一次谈话。

张知木首先从李岩的《劝赈歌》说起,“李公子,当我第一次听到《劝赈歌》,并知道这是一位富家子弟做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位作者该是一个啥样的人物呢?有机会我必定要见见这位作者。那个时候对你的懂得还不是很多。后来,欧阳先生来了,对您做了很多先容。我就对欧阳鹤先生说,不管用啥措施,也要想法把李公子请到我们窑岗来。”张知木对李岩的称呼已经根据李岩的建议,改为李公子了。

“我也收到过欧阳贤弟给我写过书信。可是我当时就感到还是随着闯王做一个忠臣吧。哎,我这样的人,有的时候也很迂腐,不轻易转变自己的见解。要不是闯王实在是容忍不了我,我也到不了这里,实在是惭愧。”李岩说:“至于那首《劝赈歌》,也是一个书生,面对那么多的穷苦百姓,没有措施,所做的无奈之举。”

“李公子,您是进士出身,家道殷实。假如自己谋自己的前途,可以过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