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月儿(1/2)

鬼城内,不知因何缘故,如今万民朝拜,祷告苍天。而那祭坛之上,王通盘坐在地。其小小的身躯,僵硬的脸庞,展现出一抹凝重的色彩。只见他手持一张血红色卷轴,口中念着一种古老的语言。包括其他鬼城九子,也匍匐在地,只不过他满脸疑惑,不知所以。

此刻,苍天变色,本事灰蒙蒙的天空,浓云聚集,电闪雷鸣,如是有人渡劫之景。在王通身侧,那座古鼎间,游荡着一缕缕白色气体,夹着微薄的能量体。它们时而如鬼神,时而人形面孔,看上去十分诡异。一颗颗神奇古老的血色符文,漂浮在古鼎上方,正按照某种规律而运行。

天象愈发诡异,万民为之而惊。祭坛之旁的古源等人,无不好奇,也不知鬼主这是在安排何事。突然间,天空竟然裂开了一道巨缝,一股股恐怖的阴风吹拂而来,并夹着数道闪电,直劈而下。鬼城防御大阵早已开启,雷电之力击打在结界之上,绽放着紫色火光。

这时的鬼主,则身立虚空之中,浩瀚的威压与雷云抗衡。她脸色极为苍白,长发乱舞,金色的袍子在雷电的侵扰下,发出噼啪声响。鬼主像是在忍受一种巨大的痛苦,其身体间,也有符文旋转,并漂浮着一块玉瓶。

“鬼主,快将那‘精血’倒入鼎中。”

王通那稚嫩的声音响起,身体之上竟然出现一道道裂纹,像是即将炸裂。一滴滴鲜血,从其面容之间流露而下,几乎染红了祭坛。下方万民也在这一刻,狠咬手指,一滴鲜血漂浮虚空,向古鼎方向聚集而去,这都是鬼主的事先安排。包括鬼城九子在内,甚至雪鸢、姬远、姜尚也做着相同的动作。

而鬼主则打开玉瓶,只见一滴金色血液流露鼎中,并贪婪的吸收周围“万民之血”所夹带的生命印记。王通脸色愈加苍白,每比划一种手势,其面容就愈发狰狞,口中反复念叨经文。

古鼎之内,随着金色血液的滴入,鼎身竟然也出现裂纹,发出咔嚓声响。天际也不断有雷电降临,依旧被防御大阵阻隔在外。雷声滚滚,似在咆哮,像是在阻止鬼主等人的逆天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古鼎内传出一种死亡毁灭之意,并有一道若隐若现的金色人影浮动。

只见王通一咬牙,徒手一招,出现了一张刻有佛教符号的布袋。他将之祭出,那人影瞬间被收入布袋之中。

“鬼主,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王通语毕,身形立即炸裂,一团黑气飘荡而去。而那卷血红色卷轴,也化为乌有。随着那金色人影的消失,天际雷云散开,一切异象恢复平静,仅仅留下那不知所以的鬼城之众,没人知晓鬼主和那王通在做何等逆天行为。

远在天边的周臣,只觉得兵藏之位,那正围绕玉棺旋转的谪仙符文,竟然第一次发出蝉鸣之音,这让周臣为之不解。此刻他们正在中域游荡,寻找一个名叫大秦的国度。中域十分广阔,完全不亚于西域,大大小小的国家,不下三百个。

而且每一个国家疆域十分辽阔,比之地球华夏面积都要大上好几倍。而且各国城池遍地,商贾繁荣,没有太大的文化差异,和华夏古代文明差不多,只不过较之前者,后者更具文明。那一座座恢弘的城池,就足以看出这些国度浑厚的实力。

中域凡人也知晓修士的存在,只不过他们称之为仙。在他们看来,那极东之地,则是仙的聚集地。需要漂洋过海,徒行万里才能到达。然而海中猛兽凶残,大型船只都不能渡过,所以他们这些人,只能被隔绝在这片凡人的世界里。

偶尔有“仙”飞驰中域虚空,皆会出现万民朝拜之状。若是有人天赋极佳,具备良好的修炼体质,就会被一些老修士带回宗门,然而这等契机,少之又少。

“老人家,您是否知晓大秦国在何方?”

一处山野乡间,村户稀疏,周臣二人寻了一户人家,上门拜访。然而老者眼瞳之中,透露出异样神色,忽然笑道:

“一看你夫妻二人穿着打扮便知是外乡人,这就是大秦国,东行三千里,便是秦国国都平封城!”

夫妻!周臣一听愕然,两人单从相貌上看,确实般配。但是红拂与他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周臣可从未有过异样的想法。反观红拂,倒未曾发怒,毕竟这些仅是凡人,有所误会,也实属自然。

“老人家,谢谢您,我们可不是夫妻。”

红拂带着周臣再次冲天而起,向东方驰去。而那老者,则热泪盈眶,全身颤抖:“老头子我活了大半辈子,终于见到了神仙,死也瞑目了!”

老人的话语被周臣听在耳间,不由感叹。中域仅是凡人的国度,这让他想到了昔日的商周时期,那些高高在上的练气士,也被他们误以为能长生不老,是仙一般的存在。可是事到如今,周臣终于明白了练气士也可作为修士。

所谓的“仙”只不过是一种称呼与向往,真正的仙,谁也没有见过。

如今已过去了数日,对于妖师后人的踪迹,果然如大海捞针,这让周臣为之头疼。很快他们越过崇山峻岭,终于找到了大秦国国度所在。这是一座恢弘的城城池,三面环山,南面临河,地理位置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