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1/2)
是晚做起了噩梦,梦里一会儿是林夫人遍体流血腐烂的恐怖模样,一会儿又是她指着自己埋怨,哭诉泠泠无人照看。杨天意大叫一声,惊魂坐起,犯了好一阵子的愣,偶然想起林夫人临终之时拒绝解毒,同时说了句:“这魔药只能长在阴曹地府,不过,它却在我手里种了出来。”当时不及细问,此刻反复想来,似乎大有深意。
她忽然冒出个念头,登时激动起来,捱到天明,同小八子交代了几句,便独自前往凝碧山庄。
庄内无人,很顺利便来到“艺兰园”,只见园门大开,一片荒芜景象。她径直来到西南角那座圆顶铁皮房子前,掏出匕首,割断小门上的锁,小心推开条缝,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几乎将她熏倒。
不出她所料,林夫人在这密闭的房子里仿造幽冥地府之中的环境气候,又以鲜血浇灌,终于将这“鬼迷心窍”试种了出来。林深霁离去之前,未及向合欢请示,是以没未来得及将这些魔药一一带走或毁去。杨天意惊喜之至,当下忍住恶心,堵上耳朵,将“鬼迷心窍”尽数扒了出来。
萧恩时来到嵩山少林寺,将来意对无智方丈说了。无智近来对阴司教的所作所为亦有所听闻,一口应允,并当场修书一封,让萧恩时带去南少林找主持刚觉方丈。
萧恩时道:“南少林离着战事之地较近,方丈想得周到。只是要对付那鬼教,人手恐怕不够。”无智微然一笑,说道:“萧施主不必担心,老衲这就派人前去武当,邀约弘阳子道长前来商议此事。”见他诚意致谢,摆摆手道:“其教图谋不轨已久,若是我等袖手旁观坐视不管,待到西南大乱,非但百姓流离失所,大宋朝分崩离析,只怕阴司教势力一旦壮大到难以遏制,便会殃及中原武林,到那时恐就会生灵涂炭,局面岌岌可危。”
无智又说:“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若是莫帮主肯号召帮中弟子参战,那是再好不过。”萧恩时默然,心想:“大师尚不清楚那莫知其的为人,日后找个时机再说开吧。”
他挂念杨天意和那几个孩子,一俟事毕,立即赶回到杭州城。好容易找到他们,听说了前因后果,小七子至今下落不明,不禁气冲斗牛,连夜便去砸了“宋记生药铺”,里里外外翻了个底朝天,硬是将那包“鬼迷心窍”抢了回来,阴司教众也无一幸免。
杨天意犹自心有余悸,道:“这杭州城地底下是阴司教老巢,说不定还会发生些什么古里古怪之事,咱们不如先回东京,顺便打听打听朝廷下一步作何打算。”又舍不得小七子,左右为难。萧恩时安慰她道:“咱们一回到‘第一楼’,便飞鸽传书四海,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他。”
小八子却赖着不肯走,一个劲地要等哥哥。他俩原是同胞兄弟,打小无父无母,长得极似,性格却有些不同,小七子大气仗义,处处像个兄长的模样,小八子却稚嫩了些,从小依赖哥哥惯了,凡事先顾着自己。
劝了好久,连哄带吓,小八子方才抽抽噎噎地同意和他们一块儿走,又到凝碧山庄接来泠泠。泠泠尚不知家中变故,她自幼锦衣玉食,乍离开家极是不惯,时不时闹着要爹爹妈妈,杨天意也觉恻然,一路之上倒偏疼着她多些。原本还想把山庄中地穴入口封死,因念着特隆和苏苏不知出来了没有,就只在上面松松地盖了块铁板。
回到东京“天下第一楼”,先吩咐卢管家安顿好孩子们,鹿儿还小,便与琴操之子放在一处抚养。杨天意赶着在叶家的生药铺子里将带回的“鬼迷心窍”捻作细粉,再制成药丸,约摸得了千余丸。
杨天意抽空回了趟天波杨府,问起南边战事,折太君说朝廷对屡屡兵败深以为耻,业已重新集结了大军,由狄青挂帅,再次南征。
彼时狄青已在西北戍边多时,任延州指挥使,近两年间历经大小十余阵,四中流矢,然屹立不倒。在大宋与西夏的战役中,他每战必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因其面有刺字,人称“面涅将军”。因骁勇能战,勇而善谋,升迁很快,先是被提拔为泾州都监,后累迁至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官居从五品。
而此时叛军节节胜利,侬智高吸取了死围广州的教训,不再屯兵城下,转战连州,直指桂中、桂北。那里的守军溃不成军,闻风披靡。广西贺州很快被破,叛军接连击毙了两个著名宋将——广南东路钤辖张忠及广南东西路钤辖蒋偕。攻下贺州后,在这一带转战一个多月,取得白田、路田、太平场三役之胜,宋军溃走山林,劫掠地方。柳州司理参军陶弼深忧这些败卒会倒戈附侬,便取来白旗数面,大书“招安”其上,才收得一千多残兵。
消息传来,举国震动,满朝文武惶然无措。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行,仁宗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诏令岭南诸军,概受宣抚使狄青辖制,仁宗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设宴饯行。
狄青挂帅,紧急上书朝廷,针对侬军多执捻枪的特点与前番宋军失利的原因,制定了以骑兵制步军的方略。调集了鄜延、环庆、泾原三路广锐军各五千骑兵,都是曾经上战场打过仗的精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