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篇 伏笔——盛京宫阙(2/2)

谈话的空档里,雪倏然紧了起来,冷风一阵阵的袭来,我不由得紧了紧领口,拉着他赶忙要走。

车驶出沈阳路一段距离,上了一条我不熟悉的路,故宫早已被抛在了身后。

车内能听见雪花撞击车体的动静,窗外,昨日残留的雪还覆盖着这座常年光顾的城市,道路上脏兮兮的,但却挡不住路边树木满载白雪抖擞着夏天不曾绽放过的光彩,好似沉醉自恋的少女披着洁白的外衣,佯装纯洁的嘴脸,醉生梦死的搔首弄姿。

我怎么这么邪恶,像雪这么纯洁的东西都能幻化成这般猥琐,我真的需要反省了。

我正想着,耳边突然响起一阵嗡嗡的响声,我抛开胡思乱想再仔细一听,原来是朱一凡在说话,而且貌似已经不止说了一句。

我很不好意思的对他说,能不能再说一遍。

他又对我说:“你知道吗?”

我对他摇摇头,很抱歉的表示自己刚才什么都没听见。

他无奈的对我重复着说:“我刚才说,当年努尔哈赤定都沈阳,还选定那个地方修建故宫,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吗?”

我想这甚是简单,就照着记忆中历史书上讲的说给他听:“那时后金还处于萌芽阶段,占有领土较小,迁到沈阳无非是利于努尔哈赤的侵略和统治啊,沈阳这个地方,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对当时的满族而言非常有利,北征蒙古,西征明朝,南征朝鲜。进一步是朝鲜,退一步就能回到萨尔浒老家,很是方便啊。其次,原先的都城辽阳满汉民族矛盾冲突严重,而沈阳当时还只是个中等城市,人口少,便于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满汉矛盾的激化。”

我本以为这样的回答无疑会让他心服口服,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话音刚落,朱一凡就笑了起来。

我向他投去狐疑的眼光,不曾明白他的用意何在。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答,当然,这可以作为原因,但真正的原因,你可曾知道?”他冲我谄媚的笑道。

“哦?你说的是哪方面?”我问。

“浑河应该知道吧?”他问我。

我点点头,心想着在地理上早就讲过,我怎能不知?

“当年在浑河南岸,努尔哈赤曾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这你可能不知道,他修这些可不是闲得心痒痒,这是有原因滴!”

“你接着说。”我的好奇心顿时被勾了起来。

“这还得从根上说起。努尔哈赤这人深信风水,这是众所皆知吧?当然不只是他,历代帝王可都好这口,但满族尤为突出……”

我好想找到了些线索。

“之所以修那些建筑,为的是什么?”他故意压低声音凑到我这边说。“为的不是别的,就是——龙——脉!”

“龙脉?”我更加狐疑。

“对,大清龙脉。”他笑道。

“他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可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努尔哈赤见此情形,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这不后来才命名为“奉天”嘛。”他又说道。

我一想,沈阳在浑河之阳,上通辽河,辽河又通大海,的确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而沈阳后来的得名,也是因为浑河古称沈水,而河的北岸为阳,风水中有关阴阳的规定,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水的南边为阴、北边为阳,所以才称“沈阳”。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