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尤思之死(1/3)
第一百零四章 尤思之死
符国历1165年,符王逃京,符国都城乾康陷落。虽然这个时候项王并没有宣告符国的灭亡,但这个时候的符国已经只剩个空壳了。只要项王得到了符国的传国金印,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接过符国的江山,从而将这个国家送入史册。
乾康城约30万军民奋起反抗,终于还是敌不过项国80万军队的强攻,待战火消烟过后,整个城内少不了的是一片狼藉和那些家园被毁无家可归、亲人被杀生活无着落的百姓,还有那些战死、伤残的将士无处安葬以及得不到医治所发出的痛苦呻吟。
这一切对于项王来说是改朝换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不在乎过程,只要一个想要的结果就行了。今天作出了牺牲的人,将来全都会写在大项国的功劳簿上。也许对今天的人残酷了些,但对于后来的人则能让他们过得比现在的人好,这多少也算是对他们的先人的一点补偿了。
不过对于项王的儿子延睿王子来说,他却不像他的父亲这样。虽然他参与了训练这支攻符的军队,但那是他首先作为一个臣子所必须做到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方面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儿子,又受到过家国天下等的教育,更主要的是他从小就养成了宅心仁厚的信格。习得一身武功,只为当个行侠仗义之人。用他的话讲,自己所做的是在为父王赎罪,为自己积德。
项军攻下符国都城乾康的消息很快就传到项军知道了,项王没有想到大军这么快就攻下了符国的都城,眼下虽然在符国的其他地方还有一些散兵游勇在做着一些反项的斗争,但那都不足为惧,符国走下历史的舞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陛下,您是否打算现在就去往乾康呢?”这天在项国的议政殿,项王召见了国师。
“国师,寡人这个时候去合适吗?”
国师稍思片刻:“回陛下的话,而今我军所向无敌,一举攻下符国都城乾康,余下的符国县郡虽然还有一些残余的反抗势力,但那些都是秋后的蚂蚱成不了气候。所以微臣认为现在陛下去往乾康,一来可以慰问一下前线作战的将士,一来可以勉励他们再接再厉,早日拿下符国的全部国土。”
“听你这么说来,那本王即刻动身如何?”
国师这回不暇思索:“陛下,即刻动身不妥,请容臣安排一下。”
“国师,你这又是让寡人现在去往乾康,又不让寡人即刻动身,你这到底是何意思啊?”
见项王急了,国师微微笑了笑:“请陛下稍安勿躁,给微臣几天时间,微臣保管让陛下能满意地入得乾康城。
项王听罢想了想,攻打符国自己都已经等了3年了,还在乎再等上那么几天?于是便点了点头:“好吧,就依国师所见吧。”
“陛下。”
“国师还有何事?”
“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想为这次攻打符国的有功之臣问一下陛下,他们该怎么论功行赏?”
项王想了想:“国师有何高见啊?”
“这个臣现在还无可奉告。”
“好吧,那就等寡人到了乾康再议此事吧。”项王讲完回寝宫而去。
“送陛下。”
送走了项王之后,国师回到了自己的府中,他进了书房,一只他熟悉的鸽子飞了来,没错,这正是尤思捎来的信。
“国师,而今贵国大军已经攻占了符国的都城乾康,剩下的一些州郡县的抵抗相信也只是蚂蚁想绊倒大象的无谓之举了。我在这里先祝贺贵国了,同时也请国师不要忘了当初答应老夫的我应该得到的东西。”
本来想着让乾康那边以什么形式来迎接项王的到来以及到时候怎么赏赐那些有功之臣而犯愁的国师见到了尤思的这封来信顿时蒙生起一个念头来——除掉尤思。
项国的国师原本是答应了尤思助项王拿下符国后就给他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的,并且还会给项王引荐他,更会多向项王美言,助他和他的子孙也能飞黄腾达的。可是现在情况却来了个180度的变化。
按说对于尤思这样一个算得上是敌过的判将是杀是留项国的国师也犯不着伤这么大的脑筋,但他还是决定向项王禀明之后,力荐项王除了他。哪怕后人骂其过河拆桥也好,也要为项国免除隐患。
项国国师给远在乾康的司马元帅去了封建加急信,让他二十日之内将城内被破坏的设施修复起来,百姓的生活要恢复正常,市集商铺要重新开办起来好迎接国王陛下的到来,并且要在差不多准备好的前几天告诉他。
到了十五日的时候,国师接到了回信,司马元帅在信中告知他已经准备停当了,就等着国王陛下驾临了。
国师马上将消息告诉给了项王:“陛下,眼下您去往乾康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而且微臣还想到了怎么赏赐那些有功之臣。”
“哦,那国师你给孤说说,什么时候启程好啊?另外如何赏赐那些有功之臣啊。”
“回陛下的话,微臣看了黄历,选了吉日,3日后的卯时出发,如果顺利的话,差不多月余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