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采石矶防御战(1/2)
.read-ntent*{fnt-stle:nral;fnt-eight:100;text-deratin:nne;line-height:inherit;}.read-ntentite{disla:nne;visiilit:hidden;}
当张无忌随同常遇春的大军攻入集庆路(南京)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奇葩的事情——集庆路达鲁花赤(总管)蛮子海牙在采石矶战败之后的三四个月时间里,不仅没有抓紧时间收集军队防备明军的进攻,反而把军队安排到东面和镇守扬州的镇南王孛罗不花之间打了个不亦乐乎,结果被明军轻易地攻入了集庆路,生擒蛮子海牙。
张无忌在集庆路总管府提审了蛮子海牙,问道:“你怎么跟孛罗不花打起来了?”
蛮子海牙道:“采石矶之战,镇南王曾派人来援,而宣让王帖木儿不花则率众来攻,结果被我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宣让王,宣让王在阵前痛哭不止,镇南王的部下我伤了宣让王,镇南王便整兵来攻,后来……就是这样了。”
张无忌道:“不至于吧?宣让王我看还好好的啊。来人,请宣让王过来!”
帖木儿不花进了大厅,行礼之后,问道:“不知道主人叫我来有什么事情?”
张无忌道:“听王爷在采石矶之战中负了伤,所以请王爷过来慰问慰问。”
帖木儿不花道:“一点伤不足挂齿。”
张无忌道:“宣让王的事迹我早就听过了,实在是‘兄友弟恭’的楷模。不过,宣让王能不能帮忙我写封信,劝镇南王率众来归,也好让你们叔侄相聚啊!”
帖木儿不花道:“主人明鉴,我连汉话都不会,更不认识汉字。”
张无忌道:“你们蒙古人不是有八思巴吗?”
帖木儿不花道:“那个也不认识。”
张无忌头疼了,你也好意思自己是贵族,连字都不认识。
帖木儿不花道:“主人不要着急,我可以让我的亲信侍卫给我的侄儿送个口信。我们蒙古人都是这样传信的。这还是成吉思汗留下来的传统!”
原来,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开化未久,虽然已经发明了八思巴,但成吉思汗既不认识,更不会写,有什么旨意,常命使者口传,只是生怕遗漏误传,常将旨意编成歌曲,令使者唱得烂熟,复诵无误,这才出发。
张无忌道:“好吧。”
帖木儿不花当即叫来一个侍卫,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侍卫,然后侍卫唱了一段ra。
俞廷玉竖着耳朵听了之后,对张无忌点了点头。
张无忌道:“宣让王,你虽然是蒙古人,但是也符合孔夫子所的‘仁人君子’的标准,只是有一点不好。”
帖木儿不花听张无忌他不好,连忙跪下,道:“主人认为我哪一点不好?”
张无忌道:“宣让王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我的意思是你不通汉语、不识汉字,这一点很不好,对宣让王的前途不利。”
俞廷玉翻译了张无忌的话,还加上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主席的意思就是,将来主席夺取了天下,你作为臣子,听不懂主席的话,看不懂公,这不是影响你的前程吗?”
帖木儿不花听了,对俞廷玉道:“你跟主人,我一定好好学习汉语、汉字,不学得多好,肯定不会再有听不懂、看不懂的情况。”
张无忌不仅派出了帖木儿不花的劝降使者,而且还派出了常遇春领兵东征,双管齐下,压迫扬州。
常遇春对于张无忌急吼吼地就要攻打扬州不是很赞同,他道:“二弟,如今我们虽然攻下了金陵城,但是周围还有不少地方武装,例如民兵元帅陈野先就只是败退,并没有消灭。”
张无忌道:“现在我们不赶紧四处占地盘,等到其他帮派群起反元之时,我们就没得面对汉人的割据势力了。蒙古人不信任汉军,陈野先肯定无所作为。如果一切顺利,大哥就留在扬州过年好了,只把镇南王送来南京与宣让王团聚就是。”
常遇春见张无忌坚持如此,只好领兵东去。
但是,陈野先的打脸来得也很快。
刚进腊月,陈野先就率领几万民军,簇拥着太平府达鲁花赤(总管)纳哈出,水路并进,打到了采石矶。
几个月之前,是明军攻而元军守,现在攻防转换了。
张无忌带着剩下的不多军队,赶紧增援采石矶。
陈野先在明军东进集庆路(南京)时,曾经被常遇春打败过一次,这次听常遇春东征去了,他又抖起来了。
张无忌站在采石矶最高点,看着西面陈野先的水寨旱寨,道:“我们能不能用火攻?”
刘基道:“主席,火攻恐怕不行,入冬以来,连日雨雪,恐怕难以引敌人的营寨。”
张无忌道:“算他命好。”
鹤笔翁笑道:“主公以为陈野先没看过《两军师隔江斗智》吗?”
张无忌道:“我只是而已。”
这边陈野先自认为除了常遇春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