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51.重新推演规划(1/2)
安如见回到司亨医院第一件事,就是将规划向全院职工抛出来,接受大家的评判,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只要对司亨医院发展有利,他都来者不拒,虚心听取。
安如见抛出的规划,是振兴司亨医院一揽子规划,包括人才队伍建设、医疗设备引进、异地搬迁规划,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引进战略投资者。
规划一抛出,就在司亨医院引起强烈的震动。没有人不认为这是一份颠覆性的规划。
按照规划测算,将来的司亨医院床位将达到1500张,规模比现在扩大3倍,投入的资金概算达到20亿元。这对现在年收入仅仅5000万的司亨医院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司亨医院很多人被这份规划吓住了——这是前无古人的大手笔。
不管安如见把司亨医院前途描绘得多么美好,也不管他的心意多么诚实,许多职工的思想就是不通。
公开征求意见后,说什么的都有,安如见面临巨大的压力。但是,他不是一个被轻易压垮吓倒的人。
在别人眼里,安如见在这件事上,是一个固执的人。医院里开始流传安如见为竣肃集团做利益输送的论调了。安如见第一次听到这个论调,觉得很可笑。竣肃集团董事长虽然是他岳父,但他没有投资司亨医院的意向。新医改政策虽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但是,怎么投资,怎么提出效益,在法律和政策上都是空白。说得直白一点,社会资本投入公立医院,很可能没有收益。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了竣肃集团很有可能进不来。
安如见起初并没有在意这种论调,直到区里主要领导找他谈话,他才知道,医院里有许多职工都到区里反映情况了,要求区里迅速制止安如见这种胡闹。
安如见的心里涌上一股酸楚的味道。自己倾心倾力想把医院搞好,却被告了,是典型的费力不讨好。
安如见苦笑着,对区里主要负责人说:“领导,我没有任何私心。做这份规划,我是在兑现自己对区里的承诺。”
区里主要负责人安抚安如见说:“安院长,你不要着急,我先问问情况,并没有对你的规划定调。”
“我最不能理解,为什么司亨医院的人看不到长远的发展,目光总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怪不得人家的哟!谁不想过安稳日子?这么大的投资,势必会影响职工的待遇。”
“是我考虑不周,没有想到医院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安如见说,“其实,我们事先在班子会上研究过很多次。”
区里主要负责人盯着安如见,问道:“研究很多次,为什么还有很多职工不知道真相?我们做工作,尽可能做得细致些,详尽些,免得引起基层医务人员不满意。”
安如见非常尴尬。
“我知道你是为医院好,为大家好,可是,这种方式不妥,反映了你做工作没把职工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
安如见说:“医院要发展,职工也要发展,这一点我的意见是明确的。我们并不会牺牲职工利益来建设医院。”
“安院长,你说得好听吧!你知道一家这么大规模的医院,主体结构竣工是多久?投入使用要多久?医院职工绩效工资不会受到影响?”
安如见对答如流也没用。区里主要负责人说:“安院长,医院发展是建立在职工拥护的基础上,咱们小步快跑,不要想着一步登天。”
“可是,我对区里有承诺,您应该还记得的吧?”
“安院长,人心向背决定医院发展的步伐,我们要的是积极稳健的发展,不是要你操之过急。”区里主要负责人说。
安如见一时没回过神来。说过来是你,说过去也是你。
安如见小声问道:“您到底要我怎么干?”
“先停下来,你的这个规划,事先要经过论证才能公开,程序错了,职工肯定不会理解。再说了,投入这么大,钱从哪里来?你想过吗?”
“我保证能引进战略投资者,”安如见胸有成竹说,“我也保证,医院建设过程中,不会影响职工待遇。”
区里主要负责人奇怪地盯着安如见,说:“安院长,有时候保证一文不值。我希望你能好好带领司亨医院稳步发展,而不是想着一口吃成胖子,这不现实。区里没这么多钱投资新院建设。”
安如见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向他解释。他只能答应,再研究,再调整,再征求意见,争取医院绝大多数职工支持。
安如见垂头丧气回到医院。经过医务科的时候,听到杨雪关在发脾气:“一帮没用的东西,你们学了那么多年医学,医学常识都不记得了?谁告诉你们氯化钾可以直接静脉推注的?”
还有这种事?安如见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说,是谁开的医嘱?是谁执行的医嘱?”杨雪关厉声质问。
“没开医嘱,我也不知道就将氯化钾抽进了注射器。”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从医务科办公室传出来。
“奇怪了!氯化钾药瓶上的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