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尾声+番外(2/3)

到这个地步了,也没什么戏好看了,围观的人都在里正的劝说下散了。

然而,到了次日,这件事便传了开来,张家人走在外头都不敢抬起头来,被人背后指指点点的。

张秦氏还特特送来了一篮子鸡蛋,那可是他们家一个月的鸡蛋,自家都舍不得吃,硬是挤出来送给白亦容。

白亦容也不推辞,收了下来,不然这家估计心里也要担惊受怕。

发生了这茬事之后,白亦容便将建一座大屋子提上了日程。招来了几个匠人,花费了几天建好了泥坯房,顶头盖着茅草。

由于永和皇帝赏赐的银钱足够,所以白亦容建了好几间房间,还用石块砌了一堵围墙,圈出了一个大院子。

这下子,他可以养鸡养鸭,将大黄和这头壮牛安心地放到院子里去了。

这天,他去找了铁匠,跟他说明了来意。这个时代的铁匠也不笨,一点就通,十分通透,很快就理解了曲辕犁的制作原理。

经过几次试验,铁匠终于打造出了曲辕犁,并且征得了白亦容的同意,将这种铁犁推广出去。

为了表示对白亦容的尊敬,这个激动的铁匠给铁犁取了名,为白郎犁。

很快,这种铁犁就传了出去,铁匠逢人便道这是白亦容发明的,又亲自反驳那些说白亦容是傻子的谣言:“白郎聪慧,这白郎犁便是他所造,听说白郎纸亦是出自他的手,谁敢说他蠢笨不堪?”

农家人就是聪明,很快就发现了曲辕犁跟普通铁犁的不一样,使用这曲辕犁,更加轻便灵活,所以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种铁犁就传遍了大燕朝。在这个消息闭塞的年代,这是一件很难想像的事情。

白亦容的名字再次传遍了大燕朝,最后传入了永和皇帝的耳中。

彼时,永和皇帝正撸起裤管,站在白沙村隔壁村子的田地里,跟着不知情的老农叨磕着。

“这些年头,税负越发的轻了,亏得圣上英明,”老农聊着聊着,就将话题扯到了曲辕犁上面来,“这铁犁据说是白郎发明的,听说白郎纸就是他造出来的,最让人惊讶的是,那所谓的白郎不过是年岁不过十五的少年郎……”

按理来说,传说只会越传越玄,可没想到白郎犁的传言倒是一字不差,毫不夸大地将白亦容的资料泄露出去了。

永和皇帝顿起好奇之心,想要会会这个传说中的人物。

身边随行的官员劝永和皇帝道:“皇上何不等回京后直接将他召入宫?”

永和皇帝微微一笑:“这样子的他未必够真实,朕想微服私访,看看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能造出薛涛纸的人物,想必才华也不会太少。”

永和皇帝喜好白龙鱼服,曾经几次下江南,深入民间,探访民情。

这次也不例外,次日,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驶出了这个小村子,摇摇晃晃地往白沙村的方向去了。

这日,阿黄又抓了几只肥嫩的田鼠,白亦容将田鼠扒了皮,这些皮毛是可以用来做皮裘的,他打算做一件皮草,好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扒皮完毕后,留下一大堆田鼠肉。

看着身边口水直流的大黄,白亦容说:“不成,大黄,你得吃熟肉。”

大黄伸过脑袋就要去舔那堆血肉,被白亦容轻轻地拍了下脑袋。

由于生肉里可能会有寄生虫,所以白亦容对大黄的饮食要求十分严格,不许它吃生肉。

大黄委屈地缩着脑袋,发出呜咽声。

它也不闹,乖乖地坐着,等着白亦容把这堆肉处理完。

白亦容养狗十分粗放,自己吃什么,大黄就跟着吃什么。好在大黄不挑食,只要有一口吃的就够了。不管白亦容喂它吃什么,它都很开心。

等白亦容处理完手里的田鼠皮毛时,他这才下锅煮田鼠肉。田鼠肉在锅里发出诱人的香味,馋得大黄直摇尾巴。

白亦容看田鼠肉熟了以后,将一只田鼠盛入碗里,放在大黄面前。顾不得烫,大黄忙埋头于碗中,一边吃一边摇尾巴,显然它现在的心情极好。

白亦容这才放了点盐下去,然后也给自己盛了一碗。

热汤流入肠胃中,他觉得整个人都活了过来似的——这屋子里冰冷冷的,吃了口热汤后,这才觉得全身暖和。

坐在灶口前,他看着眼前已经只剩下火星的灶火,觉得那丝冷意又开始在逐渐地侵袭着这片温暖的天地。

待得灶火全都熄灭后,他才坐到屋外,这时候的太阳很暖和,晒得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他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心想,该去镇上买点针线,这田鼠皮还得自己亲手缝制才是。于是,收拾收拾,他带着大黄走路去了镇上。

从白沙村走路到镇上,不过半个时辰左右,村子里好一点的都会赶牛车过去。不过,白亦容却不肯麻烦别人,他也知道自己是外乡人,这个村子对他并不包容。

白沙村,这个村子有一大半的人姓张,几乎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因此这些人也抱团得很,对外乡人虽然说不上排挤,却也没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