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2)

。“先走吧,见了他再说。”周瑜摇摇头:“幸亏后续部队跟上的快……是谁统军?”“张文远张将军,”斥候挠了挠头,笑道:“主公说张将军为人沉稳,可堪大用,刚好与太史将军互补。”曹操眼中有惊讶之情一闪而过,张辽可是他的手下,沈娴就这么放心把援军的指挥权交出去?“你这个孩子倒是长了张灵巧的嘴。”周瑜没有评价沈娴的话,反而夸了斥候一句。“先去汇合吧,”周瑜看向曹操:“这次让孟德兄做先锋,如何?”曹操很认真地点头:“那就不推辞了。”或许是巧合,太史慈与袁绍打完架后是在官渡边安营扎寨的。再次回到自己的兵败之地,曹操心中感慨颇多。周瑜和曹操把袁绍摁在官渡走不了的时候,沈娴正在长安城里跟满朝文武死磕。刘协死的太突然了,董贵人肚子里的孩子刚怀上,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况且就算她能立马生出来,小婴儿登基了能干什么?只能卖萌了。活还得大人来干。于是在刘协被葬入皇陵之后,杨彪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了刘协的遗诏。沈娴和貂蝉试了那么多回都没能把刘协的遗诏偷回来,最后干脆放弃了。随便杨彪怎么宣旨吧,沈娴不遵就是了,皇位又不像是其他的东西,这种人人都想得到的位置,做起文章来可是有很多手段呢。杨彪宣读的遗诏内容中确实有“董贵人的孩子出生之后封王”这一点,但却没提以后能不能继承皇位,不知道是刘协确实没写、沈娴只是瞎猜的,还是杨彪偷偷地去掉了关键的一点,给汉室江山留了条后路。有关下任皇帝的人选,诏书中只有一句话的内容,写在最后面,大意就是刘协把皇位传给他亲姐姐沈娴了,还希望姐姐你继续努力。继续努力什么?努力搞垮大汉朝开辟新世界吗?站在百官之首位置上的沈娴低头垂手摆出一副沉静凄哀的样子,仿佛在为英年早逝的亲弟弟哀悼,实际上她背着所有人、对着杨彪光明正大地打了个哈欠。昨天睡得有点晚,困了。杨彪装作没看见沈娴这副大不敬的样子,他淡定地宣完了旨意,将圣旨递给沈娴。沈娴重拾了她多年未用的精湛演技,拿出了曾经欺骗袁术的功力,她深吸一口气,努力飙出一串泪珠,声音哽咽地拒绝了接旨:“我何德何能担此大任?此事休要再提。”杨彪:……杨彪想到了沈娴会拒绝登基——这是肯定的嘛,禅让还得推拒个三四回呢,要是直接接旨了,这猴急的态度岂不是暴露了心中的阴暗想法?但杨彪没想到沈娴这么会演,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哭得声泪俱下,悲痛得像是死了亲妈,要不是大家曾经被沈娴集体抓入皇宫“保护”,见识过沈娴那邪恶的真实面目,险些就被她欺骗了。最后沈娴哭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她嘴里翻来覆去就一个意思:辅政没问题,登基免谈!等我侄子/侄女出生了,我会扶他上帝位的,大家行行好,就别打我的主意了,否则我要不客气了。传达完自己的意思后,沈娴两眼一翻直接“哭晕”过去了,被早就带人隐在一边的貂蝉稳稳接在怀里,礼貌地告退了。文武百官开始还担心沈娴这么残暴的一个人,要是当了皇帝岂不是天下大乱了,可是后来见沈娴竟然如此坚定地拒绝,他们又不开心了,觉得沈娴真不是抬举,心说让你当就赶紧当,非要推三阻四装什么装,最后不是还得扭扭捏捏的继位,真是矫情。只有杨彪看穿了沈娴的本质,她压根不是装逼,也不是矫情,她是真的不想接大汉这摊破烂。你们再这么叨逼叨,当心刘太尉一怒之下反了,看你们找谁哭去。被大臣们簇拥着诉苦的杨彪表面上淡定地点头倾听,心里却在呵呵笑。这时有人提议了:“除了那位,不是还有宗室子弟流落在外吗?接一个回来呗?”话音刚落,所有人都用看白痴的目光关爱着他。“好啊,”一位年纪很大的老者顺了顺自己的长须:“王大人你去接?”王大人哑火了。“先这样吧,公主说的也对,”杨彪看情况差不多了,出来和稀泥:“东边还打着呢。”“杨司空这话不对,”有人反对:“正是因为袁本初狼子野心,公主才更应该赶紧登基,这样才能震慑袁氏。”“那就再劝劝公主吧,”杨彪没有反驳,他轻描淡写地说:“希望李大人马到成功。”貂蝉无奈地低头看赖在她怀里不挪窝的沈娴:“主公,可以了,没人看着了。”“不想动,”沈娴弯起嘴角:“要婵婵亲亲才能起。”貂蝉:……貂蝉脸红了。“主公,请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贾诩黑着脸走了过来:“拉拉扯扯,成何体统。”“我又没有扯你,”沈娴翻了个大白眼,她按着貂蝉的肩膀往后退了一步,看向贾诩:“你过来有什么事吗?”贾诩是一个人来的,身边竟然没有跟着司马懿和沮授,这让沈娴有点意外。“你的两个小跟班呢?”沈娴打趣道。贾诩微微一哂:“仲达就算了,当公与当跟班,我可不敢当。”两人边走边闲聊,貂蝉在沈娴身后跟着,偶尔跟贾诩交换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沈娴聊了聊着觉得不对头,她猛地转身看向貂蝉:“你俩干嘛呢?”貂蝉:“……主公,我还有点事,先告辞了。”“回来,”沈娴撇撇嘴:“好像我是个恶人……算了,文和你找我有什么事?”此时三人走到了一处偏殿外,貂蝉没等贾诩开口,就很主动地退到了一边,指挥手下人清场,让不该听见谈话的人离远点。收到貂蝉确定无人偷听的目光示意之后,贾诩很干脆地说:“听说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