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连环伏兵,大战落幕(2/3)

!”

他们还要过一条卫河,才能回到安全的地界。

但没想到还没走几步,变故再生!

前侧突然又杀出来一路金虏伏兵,虽然数量不多,仅有一千人左右,但占据的位置却比较巧妙,堵在了他们退路的侧方。

大乾骑兵们当即哗然,刚刚起来的加速势头又有所减缓。

董同方心中一沉,幸亏退的及时,要是还继续在那边纠缠,等这边的退路全被堵住,那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虏贼仅有我等十一,速速杀过去!”

将令一出,骑兵们再次坚定下来,催促着身下的战马不断加速。

方才他们也并不是真慌了,主要还是对前面的敌人一时没反应过来,如今一看对面比他们人少,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一众大乾骑兵气势如虹,最前方的边军更是隐成尖锥之势,只待两军相接之时,就凿穿对方的阵型。

但对方竟也没有丝毫要减速的趋势,刘光义同董同方对视一眼,自觉猜出了这些虏贼的用意。

无非就是要以性命拖住他们这些人,给后面的虏贼争取时机。

但两人并不担心,这些人还不够数……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就在两人做此打算的时候,那一千来个金虏骑兵突然再次变阵。

前方的拐子马向两翼退去,露出了其后身着重甲,只露出双眼的铁浮屠,看其规模竟有三百左右!

刘光义、董同方两人终于色变!

此刻两军对冲,又怎么处理这些铁疙瘩??

“董将军,此刻只能你我分兵,绕开这些虏贼了。”

提议的不是董同方,而是刘光义,也并非是他觉得分开跑之后左威卫能跑得过边军,而是此刻不分已经不行了。

要是真一股脑儿地撞上去,那肯定要在这些铁疙瘩上撞个大包。

局势危急,董同方只是沉吟了片刻后就点点头,并补充道:“刘将军领左威卫向左,末将领兵向右,铁皮猪变阵困难,我等只要防着这些拐子马便可。”

“待行至敌前,你我便共同放箭,令虏贼心生怯懦之心,不敢上前。”

刘光义一想也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应下。

随着两人一声令下,前方的阵型渐渐开始变动,但对面的虏贼拐子马见此也跟着一同变了阵,双方越来越近,弓箭铺天盖地向对方攒射而去,一场厮杀就此展开……

天光渐渐明亮,山林中,岳飞、岳翻两兄弟失神地望着远处原野上的厮杀,一动不动。

两人已经在这边看了大半天了,从一开始路过金兵大营时的小心谨慎,到对后面一连串变故的震惊。

眼见下方两军相接,在一个个金虏悍不畏死,不惜性命的阻拦下,朝廷兵马冲出包围的意图没能如愿。

随后河对岸的金虏也有大半已经渡了河,同方才在西方的虏贼一同追杀了过去。

至此,战场上的局势彻底陷入焦灼糜烂,双方厮杀作一团,甚至渐渐分不清你我。

“兄长,咱们是不是该走了?”

岳翻看了一会儿,勐然回过神,提醒道:“若是朝廷的兵马吃了亏,恐怕金虏还会更加猖獗,到时候县城更加戒严,咱们可能就彻底进不去了。”

听他这么一说,岳飞也顿了片刻,他似乎想到了卧病在床的老父亲,终究还是收回了望着战场的目光。

“走,尽快去县城。”

说完,强令自己转过头,不再看战场一眼,兄弟两人牵着马又一次没入山林中……

内黄县衙。

房内的气氛有些紧张,诸多将领齐聚一堂,大家谁也不说话,只有添茶水的小厮忙前忙后,不断给大人们补充着碗里的水。

七千骑兵昨天入夜出发,一直到现在还没回来。

期间也不是毫无音讯,早上的时候还有探马回报,说大军已经拿下了虏贼的一座营寨,贼首望风而逃,余者或可全歼营中。

但在那之后就没有消息了,一直到现在过午,都再无消息传回。

大家一下子就觉出不对来,凌晨时就已经破了虏贼的迎战,按理说早就该清扫干净,班师时回城了。

如今连点音讯都没有,定然是又有了新的意外。

方才屋中众人还要再派出兵马去接应,但这个提议却被秦桧无情的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这次指派出去七千人,就是为了将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没了七千兵马,金虏照样奈何不了内黄县城。

可要是继续派人出去,如先前这七千人一去不回,一点音讯都没有,大家又该怎么办?像赌徒一样继续往其中投入筹码吗?

他的说法虽然合理,但在感情方面将领们却难以接受。

最终双方还是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这边再派出七千人马去接应,只不过不渡卫河,只在河岸以南接应。

同时再派探马,打探消息。

只是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