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142章 049:UGC模式与平台的答案三(2/4)

und、ifilm、etacafe和vimeo都是更早有在线视频功能的网站,它们要么以专业视频为主,要么以综合性社区方式拓展到在线视频领域,各种类型都早有珠玉在前;ouube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当然也不在这里,它大概是搭上了三躺时代的东风。

首先是在线视频的码率问题……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这好像就是个网速的问题,早年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完全,网速不够,其实也没说错。

不过众所周知,是点对点的传输协议,用户从服务器获取数据,一方面要取决于中间的连线,一方面要取决于两端的点——流媒体本身是一种占用资源远大于普通字符段的数据,它对用户的c压力更大,对中间的那条线压力很大,但是压力最大的还是与无数其他用户进行数据传输的服务器。

在2003年之前,这个问题几乎是很难解决的,早年服务器就是各干各的,在软件方面的支持非常简陋。但是随着云计算技术逐渐成熟,2005年左右,分布式服务器技术开始逐渐投入商用。

ouube抢先将这种技术运用在了产品当中,加上他们几个创始人也舍得花钱,所以ouube的服务器质量比过去的视频网站高出了一个量级。

现在水榭歌台还早了半年……陈钦半路上马的项目,确实没什么时间慢慢研究技术了。

不过分布式服务器技术的核心,恰好就掌握在老朋友谷歌那里;谷歌在去年拿出了技术,现在双方有知识产权合作,也愿意提前带一带星系软件这个小老弟。

水榭歌台使用分布式服务器,就是采购了谷歌刚推出不久的技术、才这么快成型的,这是它能提前这么早出现的主要原因。

而历史上ouube赶上的第二趟时代东风也在技术方面,.264编码在2003年正式出现,它是一种通用视频编码标准,兼容性强、压缩比高、清晰度好,还正式引入了运动补偿与帧内预测这些更适应网络环境的新技术。

陈钦去年跟顾文杰聊天还得蹭阿里的专用网络,今年开产品会用kye直接就能上去,就是托了这方面的技术进步的福;而千千静听、暴风影音这些产品之所以能成功,某种意义上也是沾了新标准下格式混乱的市场环境的光。

虽然现在更广泛的m4格式与avi格式还没有稳定的流媒体支持,但是格式凭借flashlayer、已经是一种相当大众化的格式了。

在2003年的流媒体行业,lash是毋庸置疑的王者,这一点在对国内互联网用户来说大概印象不深,但是矢量图确实是更节省传输效率的流媒体传输效率的文件格式。

随着行业剧变逐渐开始,lash的开发商acromedia提前推出了格式,它几乎是所有在线视频网站的能够在技术上成为现实的基础。

当然格式也有不少问题,不过不管如何,这对于超前半年的水榭歌台来说、几乎就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而作为产品补全,也作为音乐主题的另一种需求——

水榭歌台同时也支持av与m3格式的音频文件分享,总之以音视频的方式混合起来,技术方面是差不多够用了。

当然,虽然技术很重要,但是技术只是实现产品功能的手段而已。

ouube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似乎也正如陈钦年初考虑的那样,就是社交。

它激活了一种内容生态,叫做ugc,也就是用户上传内容,与gc(专业者上传内容)和ogc(职业上传内容)相对。

对普通人来说,这种概念看起来好像很好理解,与实际例子对应起来又不太直观。

经常会有人拿创作者的收入、内容复杂程度或者作品的深度作为标准给外行人瞎科普,得出三种模式本身的界定模糊的结论。

但是这三个名词本来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它的视角是对平台而言的——‘用户上传内容’对于平台来说,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它的内容提供者就是平台的内容使用者,既不是受雇于平台的职业内容提供者(也就是ogc),也不是从用户当中挑选出来的特定的人(也就是gc)。

就只是茫茫多的用户当中的随机的几个人,平台的商业模式不会与他们产生直接互动,也不会在用户群中锁定他们位置……

这种模式无疑是ouube比那些先到者更加成功的根本,它除了能够规避一些法律风险,本身就是一种相当有活力的内容生产方式。

一年后优酷的koo总只是照搬这个模式,就以追赶者的身份,成为了天朝视频大战的第二个巨头,而这个模式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版权风险,其次它提供了稳定的内容渠道。

再次就是它很社交。

由专业的和职业的内容生产者搞出一些冷幽默视频大概只会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但是用户自己的内容创作可以有这种氛围——他们天然懂得自己想看什么,并会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花费极多的时间。他们从人群中来,到人群中去,他们不需要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