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认罪(2/3)

放心,孩子接来我身边,你想看他随时都能过来……”

萧瑾瑶终是忍无可忍地出声打断道:“尚夫子,请你自重。我家孩子,凭什么要给你来照顾!”

萧瑾瑶本就为了小虎一事忙得焦头烂额,如今又见他往自己枪口上撞,难免声音就重了些,又见他一脸仓皇,萧瑾瑶终是不忍,软和下语气道:“夫子见谅,我只是着急了些……”

见贺元棠摆手,萧瑾瑶便又道:“我知道你喜欢清珏,清珏也喜欢你,可他是我儿子,从前是我一时失误造成如今的后果,我会尽量去弥补,此事便就先这样吧。”

说着便就起身告辞,待贺元阑回过神来,人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

小崽子气性大,萧瑾瑶一连几日地早出晚归哄他却也不见好,加之本就有心想躲着他俩,是以这二人每日想同她说句话却都不能。

她全心都扑在小崽子身上,自是忽略了朝中近来的风言风语,直到内侍上门宣旨让禛王禁足,萧瑾瑶这才后知后觉这朝中怕是又要变天了。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端王告病说起。

这贺元彰是被何其毒辣的性子,吃下了这么大一个暗亏哪能就此作罢!幸而老丞相还有丹书铁劵防身保住了谢家上下几十条小命,可这其他人便就没那么舒坦了。丞相一脉上下遭到清洗和弹劾,又被那几百万石粮食险些掏空了家底,元气大伤,怕是几年内都难以恢复生机。

朝堂之上丞相一党已然成了秋后的蚂蚱,个个夹紧尾巴做人。

这水涨船高,这水一降,船不也得跟着倒霉。

好在端王要脸,自觉请旨在家养病退出这夺嫡战场。可说是这样说,这心底下哪有甘心的!成日里在心底变着法的想将那二人咒死,可惜毫无效用,一个重得梁帝青眼,另一个这还未入朝,便就又得了个刑部直隶清吏司郎中一职。

这吏部本就是先太子党执掌,户部经这太仓一事也顺利被太傅安插进人去,兵部工部自不必说,如今这刑部又让他给插一脚进去!如此明晃晃的提拔,就不信那肃王还能坐得住!

于是端王便又成日里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这肃王发力,快将禛王给按下去。

结果左等右等,朝堂上也风平浪静。

端王急了。

行吧,你们不斗就不斗,换老子来背地里搅弄风云!

于是乎端王便又自导自演了一场走水,还险些将自己给赔进去!这其他官员对他这副苦肉计自是嗤之以鼻,只是又难免引起了那有心之人的注意。

原来那日端王醉酒,实则有人下毒所致,喝完酒就回了卧房一睡不醒,府上又不知为何竟又走了水,若非这府上下人发现及时,这端王怕是就要命丧火海里!

这一出落在梁帝眼里,真真假假他自有分辨能力,只是这一出,实在戳在了他老人家的心窝里。

这分明就是重演了当年东宫走水一事,太子命丧当场。此事发生时梁帝尚在病中,闻讯登时一口老血喷出,颤巍巍地亲自走出屋外,望着那火势汹汹,一口气哽在喉咙里险些上不来。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方才扑灭,待清扫时太子寝宫里便就只剩两具焦尸。

梁帝大怒,命人彻查此案。

太子之死绝非偶然,定是有心人故意为之!

他本就是皇子上位,自是清楚后宫里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于是一早便将储君之位定下,免得待皇子们长大了再斗个你死我活。

只是这人算不如天算,还是棋差一招。

他打小便引以为傲的太子命丧当场,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当日所有东宫宫人以及禁军统领皆已失察之罪严加审问,结果也只审出一个替罪羊小太监,供认不讳地说自己曾是被太子抄了家的贪官之后,因去外地访友侥幸逃过一劫,而后成功混入东宫纵火报仇。

一个小太监竟能操纵出如此大火?

梁帝气得大发雷霆,势必要查出这身后之人是谁。

可惜,这群皇子皆是狡猾得跟个泥鳅似的,查不出证据来。当日除了身负腿疾的老五,其余几个皆都在东宫喝得烂醉如泥,没有不在场证明,涉事宫人也同他们毫无牵扯,此案只好草草了结,成了卡在梁帝心中的一根刺。

如今这刺又被人给挑了出来,梁帝若有所思地自回忆中走出来,静等着下文。

他知道,有些人坐不住了。

果不其然此事之后某一日,京兆司少尹范乘风,坐堂时收到府外击鼓鸣冤,召人上来,竟是当年伺候过太子的一个老太监名唤齐双喜,一口咬定当年太子薨逝一事,另有真凶,并口口声声指出当年太子回宫前便就已经中毒,以至于当日回宫之后一醉不醒继而命丧火海!

此事涉及先太子之事,范乘风不敢耽搁,当即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