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归来(1/3)
依山傍水,沿海而建,破败的小镇,却已不负昔年光景,倒坍的旧屋,放弃多年。
这是冷煜的故土,在他小时候就遭过海匪之劫,超过九层的职员被杀,如今仅剩在此扎根的,也就十来户人家了。
小镇本就不大,那次灾难过后,固然后来楚源派兵除往匪患,可残存的人们,一部分搬离了这个伤心之地,也只有少数人恋旧,不舍得迁离乡土。
说是小镇,可已经不成样,仅仅十几户人家,倒显得这里像个安静的小渔村。
这就是冷煜当今的故土,凡人子民的一隅之地,平常世俗的一个缩影,安适自在的普通生活。
“大人,您说他真的会来吗?”
放弃的小镇,残垣断壁,一处半倒塌的房屋内,厚厚的一层灰尘笼罩,夙陵与元青,躲身于此。
几天前,他二人静静来到这个小镇,方圆五十里内,没有创造风萧逸的踪影,也不断定人来过否,只好在这等等看。
“宫甫那边如何?”元青问道。
宫甫与他们离开,任务是引开西楚帝国的视线,元青不放心楚源,不想泄漏真履行踪。
“一切照常。”夙陵答道。
两人埋伏在废墟里,不速之客的他们,像是埋躲在此的隐患,随时有爆发的可能,打破这里多年来的安静生活。
这一日,小镇的远处,一座面朝大海的青山上,走出了一名黑袍掩盖住的年轻人,怀中抱着一方玉盒。
新的外人到来,没有打搅到小镇的平凡人们,而废墟里的元青与夙陵,却被惊动到了。
“又有不明人物涌现。”
谈话中的元青,忽然止住,他偷偷的说了一声,带上夙陵,潜行出往。
...
山,不高,海,广阔无际,黑袍下,风萧逸的脸庞逐渐露出,怀抱的玉盒,拿了出来。
赶了十天的路程,几度辗转,本日他终于找来了这边,这个被抛弃的小镇,冷煜的故乡。
脚下的这片青山,就是冷煜幼时最爱好待的处所,这里的视野开阔,前方的茫茫大海,一览无余。
山脚下的远处,袅袅炊烟四起,屋外的渔民身影,依稀可见,这座青山,一边可直观大海,另一边可俯瞰渔家。
山顶的一棵苍松,迎风飘扬,枝繁叶茂的树冠,尽情的伸展开来,仿佛化身青山的守护者。
山上,树下,风萧逸走到陡峭的崖壁前,居高临下,眼前布满的是无尽的海面。
这里安静,没有纷争,没有羁绊,心灵得到净化,精力得到寄托。
长眠青山,绿水相伴,当日出,当日落,海上生明月,均是陪你在守看。
儿时到如今的回回,依然是这座山,依然是这片海,而一晃过往三十多载,像是又回到了原点。
可如今与初时,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物是人非,命运弄人,这个三十年间,没有给他活出自己。
只为那份初心永存,他的别无选择,他的意气消沉,他的走投无路,逼迫下的失看,又有谁会在意,谁会懂得,谁来给他宽容?
但这都不重要了,对那些人来说,火焰烧往的不仅是他,这些都连同化成了过眼云烟。
只有在乎的人,才不忘他的逝往。
海浪拍打着礁石,山上的苍松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他儿期那时栽种下的小幼苗。
是葬在树下,沉眠青山?
不!风萧逸尽了这个动机,这片大海带往了冷煜的至亲,儿时的他沉沦于青山上的远看,如今,又怎应重回往日的沉陷?
流水东往,百川回海,青山一条小流垂挂,打开的玉盒,洒落下的骨灰,随着流水,进海。
大海浩瀚,奔向自由,放荡憧憬,再无拘无束,往吧,往寻找埋躲在心上的那份牵念。
...
玉盒与骨灰,随着流水远往,目送着它们离开,双手空荡荡,风萧逸的心,空荡荡。
“我带你回来了,我的朋友。”
看着流水,看着海,亲眼目睹着冷煜奔向大海深处,失落的风萧逸,感到对冷煜有亏欠的他,一个人站了很久,除了这句菲薄的话,他想不出自己该说些什么。
人已往,一切都逝往,独留他一个人恍惚失措,徘徊在茫然的边沿。
邹青山,云屹,这两个人,他还能往找吗?
冷煜的逝世,打乱了他所有的思绪。
楚源的话,仍如一根尖锐的毒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上,他,再一次陷进迷惘,困惑还有颓态。
而就在这般迷茫中,忽然某个时刻,他的背后不远处,有明显的脚步声传来,打断了他一个人的思想世界。
青山上,元青与夙陵堂而皇之地走出,背对着他们的风萧逸,在转身之前,先一步感知到了气味。
“嗒!嗒!”
沉稳有力的脚步声逼近,元青二人在他三丈外停下,没有转过身,但这时的风萧逸,通过气味,已经能大概辨认出是谁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