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别客气,睡这里(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楼道里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 文娜闻声,没等待林语的答案,迎出了门。 帮着接过周警官手里的东西,分类整理起来。 “还挺沉,在医院过日子,东西不少啊!” 周警官走到林语身边坐下,调笑地说。 “呜。。。。。。。。。。。。。” 水烧开了,发出了鸣叫。 文娜走过去关火,拎着水壶走过来“杯子在哪?”朝着林语问。 林语指着墙边的矮柜, “左边柜子第二层”,“没有茶叶。” 林语尴尬的补充道。 周明说道: “没关系,文娜你也别忙了,我得走。” “你一起吗?刚才司机问什么时候走。” 文娜拿出杯子,涮了涮,倒了半杯水,放到林语跟前的茶几上。 “一会凉了把药吃了。” 这才向周明说道: “周警官,你坐那辆车回去吧,车费我已经付过了。” “我跟你下楼去,把我的箱子拿上来。”文娜说道。 周明很诧异,心说“这是?住一起啦?发展这么快吗?” 看看文娜,又看看林语。 “我帮他收拾一下,晚些时候再打车走,咱俩也不顺路。” 文娜补充道。 “那行,那我就坐你的车走了”。 周明拍了拍林语的肩膀,“好好养伤,有困难打我电话啊。” 说完起身朝外走了。 “谢谢周警官,慢走啊,我就不送了,等伤好了再请你吃饭。” 林语朝着门口喊。 “好嘞,你养着吧,走了。” 楼道里传来周警官的声音,“蹬蹬瞪”下楼了。 文娜抓起桌上的钥匙,说了句“等我会儿”, “砰”关上门,就跟着下楼了。 房间里又恢复了冷清。 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其他人类来过这里了。 是去年冬天?林语记不清了。 住在这里的几年时间里,林语也曾邀请过几次同事来出租屋里小酌,谈心。 但更多时候,这里仅仅是他睡觉的地方。 每天回来,简单洗洗,倒头就睡,成了这里最多的场景。 但这里也被叫做家,林语唯一的栖息地。 今天这里似乎短暂的有了些生气,很快又变成了冷清。 林语呆呆地看着屋里的一切,好像从来没有改变过。 唯一确定有人来过得痕迹就是茶几上那杯冒着热气的水。 几粒药,放在茶杯不远处的一个小药瓶盖上。 这是林语唯一需要餐前服用的药。 文娜已经给他准备好了。 可是文娜走了。 “她是说要回来的吧?” 林语在心里反复问自己。 “好像是的吧?” 林语望着门口,支起耳朵仔细听,没有动静。 林语端起水杯,感受了一下温度,头低下,最靠近茶几。 用舌头粘住瓶盖里的药,粘进嘴里,猛猛地喝了一口水。 将药咽进肚里。 然后将剩下的水一饮而尽。 然后静静地呆坐在沙发里,听着楼道里的动静。 时间就像沙漏,一分一秒的悄悄溜走,楼道里始终没有动静。 窗外的光慢慢暗了下来,从光明走向昏黄再走向灰暗。 最终彻底黑暗。 “哎!”林语终于发出了一声叹息。 他扶着沙发起身,一瘸一拐的走到窗前,冷风吹进来,林语感到清醒了些,随手关了窗子。 又艰难的走到卧室,艰难的关了卧室的窗子,再转回客厅。 屋里边已经彻底暗了下来,林语打开房间的灯。 昏黄的灯光似乎给房间里带了一些温暖和生气。 使得林语从之前的状态里恢复了出来。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他像往常工作时归来一样,走到卫生间,洗了把脸,转身走进厨房,接了一锅水,放在炉子上,打着火。 这是做煎蛋面的基本步骤。 接下来就是煮一锅挂面捞在碗里,再放几粒葱花,放一点盐和味精,撒上一些花椒粉拌匀,最后在上面铺上一个煎蛋。 这碗煎蛋面就做好了。 在经济拮据的时候,煎蛋可有可无。 林语拉开橱柜的抽屉,半把挂面躺在里面,其余再没什么了。 这是被撞前林语吃过的,还剩了这么多。 林语清晰的记得。 鸡蛋是没有了,也没有葱花。 家里就剩这半把挂面。 林语望着炉火出神,思绪飘回刚来这里住的时候。 那时节是春末,林语从城市的最西边搬到这里,原因只有一个,这里离他上班的快递公司近,而且房租也更便宜些。 春天小区里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致。 地上长的不是一般小区里的绿化植物,而是各种茁壮成长的蔬菜。有的开了花,有的刚冒芽。 这让林语感觉很温馨,没有因为环境的陌生而感到孤单。 这些景象似乎是童年记忆里最美好的,因为孤儿院的院子里就是这样,一到春天满院子角角落落都会种上各种菜。 还会养些小鸡小鸭。 福利院里有个小小的浅浅的池塘,鸭子每天都会在里边嬉戏玩耍。 自己是大概四五岁的时候进到福利院里边的吧,再之前的记忆为零。 林语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只是模糊地一道光。 所以童年是从5岁左右开始的,开始到结束都是每一年满院子的蔬菜陪伴。 在那里有着无限的快乐。 各种蔬菜上会长不同的虫,他清楚地知道哪个时节去哪片菜地里捉哪种虫子玩。 甚至冬天,也会在某个角落里翻出一两只蛰伏冬眠的玩伴。 所以走进这个小区,让他一下子又找回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