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 筹划地道战(1/2)

七十八筹划地道战

高凤山霍地站起来,用犀利的目光扫了大家一眼,全场立刻停止了唧喳,人声骤然一停。他声音洪亮地讲道:“同志们!大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高蓬是我们多年建设的根据地,大家都不愿意离开,不愿意把一个好端端的高蓬留给敌人糟蹋。大家要理解上级的意图和我们游击战的方针,我们的方针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我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只有选择后退转移,保存实力,等待时机,进行反攻,收复失地!”

郭自真接过话茬,讲道:“我们只是放弃了地面,转入地道,和敌人周旋,山里的指示是让我们尽量减少与敌人在地面上的纠缠。”他手指敲打着桌面,“我们不要害怕打破坛坛罐罐,我们也不要计较一村一地的丢失,我们今天放弃了这个地方,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收复它。刚才我已经讲过,这次敌人的扫荡是它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我们避开它的锋芒,就是为了今后更有力地打击它、消灭它!”他停了一下,“我给大家举个历史战役的例子,啊,当年,在上个世纪初,法国皇帝拿破伦带领六十万军队攻打俄国,也就是现在的苏联,当法国军队攻到莫斯科时,俄国军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避开锋芒,毅然决定,放弃莫斯科,并放火烧毁了它,他们不给法国军队留下一粒粮食、一头牲畜。当时天降大雪,法国军队在饥寒交迫下,只好退出莫斯科,俄国军队乘机反攻,取得了大胜。”他越讲越起劲,“啊,这样的战例在历史上很多,在我们中国的三国时代,就有诸葛亮火烧新野,打败曹操的故事……”

郭自真话没讲完,张大凯霍地站起来,不满意地嚷嚷道:“照你这么说,咱们得烧毁高蓬了!”

看着张大凯不可理喻的样子,高凤山很气愤,“你咋说话哪?”站起来要和他发火,郭自真向高凤山摆摆手,示意高凤山坐下。郭自真很清楚、很冷静,此时只能用说服不能用压服,对下级不理解的问题应继续耐心地给他们讲道理。他态度温和地说:“张大凯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研究,我认为我们还没有必要在撤出前烧毁高蓬,只要能做到‘坚壁清野’,就够了,大家说呢?”

有些同志对撤出高蓬的决策仍不理解,小声嘟囔道,“这不是把高蓬交给敌人随意糟蹋吗?”“咱们不打,就草鸡(懦弱)了。”“太让人窝囊了!”

张健站起来,“我说几句可以吗?”郭自真和高凤山点点头,表示同意。张健道:“我开始对上级的指示不大理解,经支队领导解释,我完全明白了。现在我同意和坚决执行上级的指示,撤出高蓬,可我觉得咱们不能便宜了鬼子,要进行一些抵抗。比如在敌人进攻的路上埋上一些地雷,挖一些陷阱,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然后我们再撤入地道,和敌人周旋,让敌人昼夜不得安宁!”

“好!张健同志的讲话很好,他的想法值得让大家进一步研究。”郭自真拍手称赞。

高凤山起身道:“张健的表态很好,我们撤出高蓬,是上级的英明决定,我们必须执行!有的同志有些想不通,请这些同志仔细想一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和敌人硬拼哪!”也许是郭自真的态度感染了高凤山,他讲话的语气变得温和多了,“啊,我再说一遍,我们不要害怕打破坛坛罐罐,不要计较一村一地的丢失,东西毁了,可以再造,房屋烧了,可以重建,人拼没了,和敌人同归于尽了,以后拿什么去战斗?拿什么去反攻?”

张大凯道:“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就是……,哎!张健说得对,咱们不能让鬼子顺顺当当进入高蓬,得给它点儿厉害尝尝。”

赵树光附和道:“对!咱们得给它点儿厉害尝尝,狠狠地揍它一顿!”

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进行热烈的讨论,都提出先打后撤,然后再撤入地道和敌人进行周旋。

最后高凤山进行总结,“同志们!大家经过讨论,意见有了统一,思想有了统一,很好!对于我们撤出高蓬的决定,回去多做一些思想工作,说服下面的战士和群众,让大家的思想都通了。”他打开定南县地图,铺在桌上,指着地图,“各大队长和政委围拢过来,下面我综合大家的意见做一下部署。”稍停,等大家围拢过来,他宣布:“现决定,一大队把队伍拉到牛村和六家村一带,在这里要多挖壕沟、陷阱,以阻挡敌人摩托车部队前进,并在通往高蓬的主要道路上多埋地雷,给敌人以迎头痛击,然后迅速撤退。战斗打响后,二大队和三大队组织群众撤退,分散撤退到高蓬东3里的小张村、高蓬东南4里的孙家庄和高蓬南4里的曹家庄,当前,尽快组织人员挖通和完善这三处的地道,做到与高蓬紧密相连,要进可攻,退可守。当战斗打响时,敌人肯定会进行炮击和轰炸,我们要尽快撤离高蓬,一大队通过地道撤到曹家庄,二大队撤到小张村,三大队撤到孙家庄,各大队只留少数人监视敌人的动静,当敌人进村后,我们三处人马迅速从地道返回,利用地道射击孔狠狠地打击敌人,要不间断地轮流作战,让敌人昼夜不得安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