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做得更好(2/3)
小孩子,难道结婚了就会立刻怀孕?没有这样的道理,我们都明白。”
张扬理所当然的说道,“我们如果结婚了,基本上就要进入到育儿的阶段。不过也有可能,随时都有可能进入到育儿阶段,我们对于这样的事情不在乎。”
这个所谓的‘不在乎’,显然也就是因为张扬和玛丽娅看起来不强求,很多的事情一切顺其自然。
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张扬和玛丽娅这两个当事人都不算在意,其他人说什么都没用。
催婚什么的也确实没必要,张扬和玛丽娅的年龄也不算大。最主要的是两个人的感情稳定,他们也确确实实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计划。
既然是这样,那也就不需要别人去操心什么了,让张扬和玛丽娅自己决定就好。
这也算得上是事实吧,张扬和玛丽娅确实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也很有主见。
有些事情自然是可以听取一下别人的意见,但是有些事情就没有必要让别人多掺和了。
吃饱喝足,张扬和玛丽娅手牵手散步。也可以说消消食,顺便走回家,就是这么的简单。
挽着张扬的胳膊,玛丽娅问道,“你对我们的婚礼有什么计划吗?”
“我的计划?”张扬实际上还真的没有考虑过太详细,“我觉得起码需要等到我们的房子建好,不是说我们的庄园,而是我们的小木屋,这是我觉得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这大概也就是很多中国人的一些思维方式吧,虽然在俄罗斯也普遍有着一些没有房子就结婚的例子,但是张扬有些时候还是没办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玛丽娅并不意外,也认真点头说道,“是的,我们需要有着自己的房子,这样我们的婚礼才可以宴请宾客。不过我可不会等到庄园建好了再嫁给你,那需要太久时间了。”
张扬跟着忙不迭的点头,要是等到庄园建好再举行婚礼,那确实是需要不少的时间,未来两三年甚至都不要多指望了。
别看现在庄园已经开工了,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那必然是一个长期的项目,需要比较长久的工期,这一点也根本就不是资金足够就可以一下子建成的。
更何况现在的张扬,实际上也没办法一口气拿出来全部的庄园建造的资金,所以还是循序渐进的更加稳妥、更加现实。
“孩子呢?”玛丽娅挽着张扬的胳膊,有些担心,“我们是跨国婚姻,我们孩子的国籍也必须要考虑清楚。”
张扬理所当然的说道,“肯定是跟着我了,你如果想要改变姓氏,我尊重你们的传统。不过我也考虑过孩子的国籍放在俄罗斯,到时候他再去考中国的学校就要轻松很多了。”
这么说就很现实了,但是没办法,实际情况也就是这样。国内的一些一流大学也不是说外国人随随便便就能去,但是门槛也确实降低了非常多。
在国内也有不少人这么操作,孩子虽然是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但是国籍不是国内的。出去转一圈,甚至根本没有出去转一圈,就能相对轻松的进入到国内顶尖的学府。
很多国人在考虑着省份,考虑着高考的招生等等,但是一些人考虑的就是‘出口转内销’,看起来更加的轻松了。
这个世界显然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张扬对于这一点也算有着越来越清楚的认知,他其实骨子里也算一个比较保守、比较现实主义者。
玛丽娅也认真的在听着张扬的一些解释,对于这样的一些事情她也有必要去多关心一些。
因为不出意外,她的丈夫就是中国人,她的孩子肯定也是中国籍。所以很多的东西、很多的事情,就算不是要完全的了解,但是也不能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两个人也是在仔细的分析着一些事情,也都是比较现实的一些情况,很多人也都可以知道的事情。
比如说中国的发展快、潜力大、机会多,俄罗斯近些年的发展确实相对来说一般。但是俄罗斯也有他们的优势,比如说社会福利相对健全一点。
或者说如果是俄罗斯籍,到时候男孩肯定要服兵役,以及包括以后想要再入中国籍的难度就太大了,中国籍实实在在的是非常难入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去入籍肯定没问题,谁让张扬一直是中国籍。
而一旦孩子选择了俄罗斯籍,基本上就很难再拿到中国籍了。到时候就算是想要‘认祖归宗’,这实际上也都是有着非常大的难度,甚至是根本就做不成。
两个人就这么闲聊着回到了家,这些事情确实是需要考虑清楚。不是说非要立刻做出决定,但是两个人也应该在这些事情上达成共识。
虽然现在不需要立刻做出决定,但是在大方向上,张扬和玛丽娅基本上也都是有默契的。或者从一开始,两个人对于一些事情也都是比较了解的,也没有什么冲突。
这是绝对的好事,不同的文化背景、习俗,会让跨国恋情变得困难起来。而如果是跨国婚姻,里面的难度自然更大。要是没有处理好一些事情,曾经的甜蜜和烦恼说不定就是难以调和的矛盾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