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三思啊(1/3)
“蒙城知县李逸,今年新科进士,上任不久之后为民伸冤破了秀才失踪案,后又破了通匪案,蒙城县丞吴仁建一家三百余口系数被斩,今年的税银收缴工作也完成的比较好,比往年多了三成,是个人才。”幕僚对颍州下属的几个县城之事了如指掌,赶紧把李逸的情况说了出来。
“还有一项赈灾,咱们一路走来就蒙城县的赈灾工作开展的比较好,以工代赈,借灾民之手修缮城防,不光养活了这些灾民也缓解了本地百姓与灾民之间的矛盾,一举数得利国利民啊。”尹梦鳌看着窗外修缮一新的城墙,心里对这个年轻的知县评价颇高。
“当时咱们还认为他棋差一招,倒真是小看了他。”幕僚回想起当日的评价不禁有点惭愧。
“是啊,吴仁建那个老狐狸可是被他拿下了,不容易啊。”尹梦鳌想起往事也颇为感慨。
“大人,道路通了,咱们是不是跟上去?”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十几辆大车已经通过了城门口,幕僚提醒道。
“跟上去,我倒想看看是何人在收粮。”尹梦鳌挑下窗帘后说道。
尹梦鳌的马车跟这粮车来到蒙城官仓之外,官仓之内走出十几个壮劳力,把粮食一袋袋的搬进粮仓。
“奇怪啊,蒙城县的官仓怎么选在这个时候购粮。”幕僚不解的问道。
“想不明白就不想,去蒙城县衙,我们去见一见这蒙城知县不就知道了。”尹梦鳌也想解开心中的谜团。
车夫听到吩咐之后调转车头朝蒙城县县衙驶去。
而此时的李逸正准备用晚膳,看到门房进屋后递上一本名刺,李逸接过一看,登时变了脸色道:“那人在哪?”
“正在衙门外候着。”门房回禀道。
“吩咐下去,打开中门,我要亲自去门口迎接。”李逸听完脸色一变,赶紧吩咐下面人去准备。
“大人,何人能让大人如此紧张。”吴为看到李逸脸色有变,而且是要打开中门迎接,要知道衙门的日常出入只在中门两边的侧门进行,除非知县打起全套仪仗出巡以及上级官员到访的时候才能打开,李逸这个时候打开中门莫非有重要人物到访。
李逸递过名刺给吴为后对舒萍儿吩咐道:“快取我乌纱来。”
一旁的吴为接过名刺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尹梦鳌拜见’,不禁惊呼道:“知府大人来了。”
李逸戴好乌纱之后,舒萍儿跟上赶紧给他整理了官服,赶紧出了后衙直奔门口而去。
吱呀一声之后,常年关闭的大门被衙役推开,李逸整理了一下情绪之后迎了出去。只见一个身穿儒衫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
“有失远迎,赎罪恕罪。”李逸大步向前,赶紧大礼参拜道。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尹梦鳌一把扶起李逸,面带微笑的看着眼前的年轻知县,长眉入鬓,双眼有神,更为难得是眉宇间带着一份朝气,与那些尸位素餐混日子的官员大不一样,一时间让尹梦鳌十分喜爱。
“大人请进。”身为蒙城知县,李逸被尹梦鳌打量之后顿感身上压力倍增,赶紧把尹梦鳌迎到后衙花厅。
“大人请喝茶。”待下人上过茶之后,李逸向尹梦鳌敬道。
“我早就耳闻李大人有勇有谋忠君爱民,实乃我大明干才,本官今日路过贵县本不愿打扰,可一路上看到贵县不一样的景象这才特意过来叨扰。”尹梦鳌放下茶杯后说道。
“大人谬赞了。”李逸被这一夸顿时两脸通红。
“我这是为城外的灾民谢的,你当得起。”尹梦鳌笑着说道。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下官只是做了自己的分内之事。”李逸赶紧回道。
“好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大明朝的官员都能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如今这天下也不会如此艰难。”尹梦鳌继续赞道。
“不说这些腌臜事了,今日过来我看到蒙城县官仓正在收购粮食,不知你可知道此事?”尹梦鳌不是拖泥带水之人,开门见山的问道。
“大人容禀,下官前几日去盘库发现本县官仓已经空空如也,里面的粮食已经被那些硕鼠给掏空了。”尹梦鳌既然已经知道此事再隐瞒也毫无意义,李逸索性大方承认此事。
“什么?”尹梦鳌听闻也是大吃一惊。
“官仓空虚,属下罪责难逃,请大人治罪。”李逸赶紧请罪道。
“你能如实交待也算难得,况且你上任时间尚短,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你的头上,快快起来。”尹梦鳌听到李逸丝毫没有隐瞒更没有逃避罪责,心里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一层,如今的大明官场欺上瞒下是常事,能做到如此坦诚也算难得。
“大人,属下已经命人下乡买粮,不日将补齐粮仓的亏空。”李逸听到尹梦鳌丝毫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赶紧把自己的补救措施说了出来。
“你既然下命令下乡购粮,可你是否知道如今百姓手里的粮食都是口粮,如今你高价把百姓的口粮收上来,等到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如何生活?”尹梦鳌追究官仓亏空的事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