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朝内风云·移危施人(2/2)
“朕替你讲!”见黄锦弯弯绕,嘉靖帝鼻哼一声,“左右不过锦衣卫出了耿树群的同伙……光这上面记录的就有三四千万两银子,喂一个锦衣卫算什么?恐怕连你的东厂也一样能喂饱!”
一听这话,黄锦立时就跪了,“主子万岁爷!奴婢可没别的心思啊……”
朱希忠也是一叩头,“臣有罪,臣万死!”
嘉靖又是不悦,“你接任锦衣卫才多长时间?这个罪怎么也算不到你头上。贞卿,你派了哪个能员干将去的浙江?”
听嘉靖终于问话,朱希忠将心中酝酿已久的话说出,“说来惭愧,这个人不是臣派的,而是他自作主张去的浙江。”
纱幔里顿时传来嘉靖奇怪的声音,“锦衣卫里还有这样不听话的?什么人?”
“说来惭愧。”朱希忠叩头,“陛下还记得沈炼吗?”
要说严嵩当首辅期间,那害死的人着实不少,其中一些不乏有名有望的人,比如……越中四谏。沈束、沈炼、赵锦、徐学诗都是绍兴人,同时弹劾严嵩得祸,人称越中四谏。
其中这个沈炼,用现在的话讲,那更是不听话的典型,嘉靖三十六年,兵部侍郎、宣大总督杨顺与蒙古鞑靼部落交战,丢失城池四十余座,杨顺却杀害一批躲避战争的无辜百姓来谎报军功。沈炼访知此事,给杨顺寄诗责问。
那时沈炼已经被严嵩搞得回家种田,虽然没有什么官职,可沈炼与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有些关系,杨顺怕沈炼通过陆炳捅出篓子,便联合严嵩,以白莲教的名义杀害沈炼。
嘉靖对于沈炼还是有些印象的,这倒不是因为沈炼的死,而是在嘉靖二十九年,蒙古瓦刺威逼京城,当时满朝文武大多主和,唯有不多的几个人主战,这个沈炼就是当时的主战派之一。
对于刺头,嘉靖一直是印象深刻的,闻言道,“这事和沈炼有什么关系?”
“也是后来才知道的——沈炼曾任锦衣卫经历官,这洪秀全当时就是沈炼的手下。”朱希忠叹了口气,“洪秀全不知阁老辛劳,一直以为是阁老杀沈炼是构陷,殊不知那沈炼是死有余辜。微臣原本只是派他去护送那个余杭知县,不想他竟趁着机会……微臣有管教不严之罪。”
朱希忠说完又是一叩头,只脑门就碰在地面,没有抬起。
纱幔里的嘉靖仿佛也在品味朱希忠的话,半晌,却是突然传出笑声,“沈炼也死了好些年了,他还能记得……这也没什么不好。重情义是他的长处,可惜是非两个字他没能分清楚。”
说着,嘉靖竟把账册直接从纱幔里丢了出来,账册受力前滑,一直碰到朱希忠触着地面的额头才堪堪停下。
嘉靖:“杭州的事,你心里是什么想法?”
朱希忠:“传闻佛宗二祖慧可皈依佛法,曾夜问菩提达摩,说‘我心不安’。达摩祖师说,‘尔心在何处?’——臣不敢自喻,只是打个比方,陛下心中所想,即是微臣心中所想。”
一旁的黄锦听朱希忠竟说起了佛宗往事,不由朝朱希忠使了颜色。
黄锦一个太监急了,嘉靖这个皇帝却是没有丝毫不喜,闻言只是一笑,“你这个人呐,聪明是有的,可惜不悟道,还得修一辈子。”
朱希忠:“道也不是谁都能悟的,微臣怎么能和陛下比呢。”
嘉靖闻言没有吭声,只离得近的黄锦看见嘉靖点头,急忙朝朱希忠示意。
朱希忠见状叩头,“微臣告退。”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