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朝内风云·帝道无亲(1/2)
王琪得了账册尽管一路快赶,可毕竟邻近冬季,运河上多了不少给京城运送物资的船队,那些可都是大船,身份也是大有来头,要么有各部勘合,要么是某位阁老的私队,王琪也不能让别人让道;再加上运河结冰,半道还得换走陆路……如此种种,王琪怎么也快不了。
待王琪到了京城时,已是邹应龙上疏的第三天。
王琪到了京城,先是寻了罗子珍,将账册以及余杭近日事都说了,“这陈兴、罗宏俊还真是属孙猴子的,不过给他送了十几个土匪喽啰兵,还真把浙江的天捅了个窟窿!”
罗子珍今日穿了件红绸棉袍,今日积雪融化,属于雪后最冷的时候,因而外面还套了件黑缎褂子,若是以往,罗子珍拿到这份账册铁定是直接送到严嵩府上,可今日,罗子珍却是直挺挺的坐在斜椅上,只看着手上的账册,明显犯了迟疑。
王琪也是头一次见这个颇为精明少爷如此模样,不由问道,“怎么了?”
罗子珍唉了口气,继而将账册放在手边的茶几上,“欧阳氏要死了。”
严嵩妻子欧阳氏病重,这在大明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有心打听,都会知道这个。只王琪却是怎么也不明白欧阳氏的死和这账册有什么关系,“这……有什么关系吗?”
罗子珍瞥了眼窗外,虽是有些距离,可这里分明可以看到严嵩府邸,“欧阳氏一死,按礼制,严世蕃要回乡守制三年。”罗子珍起身,两手搭在窗沿,直觑觑的看着严府方向,“严嵩已经八十多了,虽然还没有老糊涂,可精气神已经不够了。现在严府大多数事都是严世蕃操持,甚至连内阁的折子也是严世蕃替严嵩批的。严世蕃要是回乡守制,严嵩……他撑得住吗?”
王琪:“治不好了?上次您不是给严嵩带去了李时珍的药吗?”
罗子珍回头瞥了眼王琪,“那个?假的!不过是用些猛药,回光返照而已。如果说欧阳氏之前还能撑一年,用了这药,两个月都活不到了。这么做虽然有些不地道,可没这敲门砖,严家父子能绕过我么。”说着,见王琪尤有不解,“李时珍尽管在太医院受排挤,可天下人都知道李时珍是不下于扁鹊、华佗的名医。那验药的太医一听是李时珍开的方子,就算感觉有问题,可碍于李时珍的名声,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某——权威会有错,但并不容易挑战。同理,对于中医这种动不动就出现什么秘方、且无人能说清其原理的科学,迫于李时珍的威名,那御医不敢提出质疑也就正常了。
王琪:“那这账册?”
罗子珍思量半晌,“给吧。他严嵩一天不倒,咱就得拜他一天。”
却说罗子珍将账册交给严家父子时,严世蕃先是气急,旋即问了浙江情形,当得知就只有这一本账册的时候,严世蕃却是哈哈大笑,“徐阶加上锦衣卫,费尽心思,到头来账册还是到了我们手里。”
按说朝臣递折子都要先经过通政司,通政司要先看朝臣的折子,然后再上呈。这么一道手续,便有文章可做——只要通政司中安排了自己的人,事先将对己方不利的折子扣下,那些折子就根本送不到皇帝面前。
但邹应龙的折子是混在贺表里的,司礼监的那位陈公公又一心想着早些让嘉靖看到贺表、一早就派人催促,是以通政司草草交差、根本没能发现邹应龙的折子,顺带着,内阁的几位阁员也没看见。后嘉靖又将折子留中,是以哪怕过去三天,邹应龙的那份折子硬是没掀起一丝波澜……如此下来,严世蕃不知道其中波折也就情有可原了。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第八天,宫内突然传出嘉靖昏厥的消息,严世蕃心有疑惑,派人进宫打听。尽管陈洪守口如瓶,可当日嘉靖昏厥前高呼‘欺天’,却是连守在殿外的人都听见的。
仅仅通过这两个字,严世蕃便想到了很多,“难道陛下都知道了?”
虽说吃了李时珍的药,可欧阳氏只是开始几天略有起色,其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是以最近严嵩几乎所有闲暇都陪在欧阳氏身边。老爹不在,严世蕃也只得和旁人商量。坐在严世蕃对面的有两个人,其中一人头发已经半苍,应有五六十的年纪,可那圆脸却是白净的很,不见半分皱纹,却是严世蕃的幕僚,罗龙文;另一人年纪与罗龙文年纪相仿,皱巴巴的脸上留了又浓又密的胡子,两道眉毛平衡如刻,看上去透着冷峻,却是刑部右侍郎,鄢懋卿。
按说这两人在严党中官职不算最高,可两人了的关系却是与严党最为密切——毕竟都是认了严嵩做干爹的。
罗龙文闻言却没有直接表态,“不好说,说不好。”
相对罗龙文的谨慎,鄢懋卿就显得激进得多,“不管陛下知不知道,这时候先发者制人,后发则为人所制。”
鄢懋卿这话应该极符严世蕃的胃口,严世蕃闻言立刻道,“那就动手!”
……
万寿宫
尽管嘉靖对御医不感冒,可如今都昏过去了,陈洪也就顾不得嘉靖的禁令了,直接去太医院喊了御医用药。
嘉靖这病,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