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陷空山火云洞(2/3)

灵霄殿之事前前后后讲与众人听。

众人愈发错愕。

八戒又道:“猴哥,你如今怎得也似那老官,兜了许多圈子,却待要言说何事么?”

悟空道:“这些事,也本就有意讲与你们听,前些时日未谈及此,故而一直未曾言明。再者,也需有这前因后果先讲明白。稍时,你等才知我本意。”

那悟空接着道:“方才说讲那玉帝唤出金甲神人,亦是那天罡之变中‘撒豆成兵’之术。”

八戒听罢,五味杂陈,思之自己也通天罡三十六变,却不知这变中还有如此精进之境界。

悟空道:“后来,那仙人问我可愿学这天罡三十六变,我说愿意,他便将那三罡三十六变之口决全数传予我。”

八戒急问道:“猴哥,你这地煞之变又是何处学来的?”

悟空道:“不可说!不可说!”

八戒作色道:“你这弼马温,十分不当人子,学个道法何以这般遮遮掩掩?”

行者也不恼怒,回道:“其中有些故事,现在不便对尔等讲。只是,吾学道法之时,师傅问我:‘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你要学哪样?’彼时因自己一心贪多,只学了个地煞数七十二变,却不曾学得天罡数变化。”

行者又道:“那大仙问我可愿意学这天罡之变,俺老孙自然愿意,而后,俺老孙在那定中练习了数年,方将这天罡之变学了些皮毛。然而有几样神通,俺老孙百思不得解,故而又去寻那仙人,你道又怎地?”

八戒道:“怎地?那仙人不肯教!”

悟空道:“仙人早已讲明,此等大法,非口传心授即可学会的。待俺老孙再寻回去时,却见那仙人已不见踪影。而后,那原本万里玄清的冰境之地,忽又骤然破碎,顷刻间即换了天地。待俺老孙看清之时,却发现已在一虚空宫殿之中。那宫殿前也挂着‘兜率宫’三字。只是又与那老君的‘兜率宫’多有不同,且也未见太上老君在那官殿之中。”

“再后来,俺老孙兀自耍了一伙儿。待疲惫之时,仰面而卧,忽见那头顶虚空处,有一双眼。那眼暗黑无光,却又巨大无比,横亘宇宙之间,好似日日在窥视我三界众生一切。”

“方才方才在那须弥之巅,我亦见那虚空之处,也是那般的一双眼,那般的贯穿宇宙,那般的横看三界!那定中之事,却在此远涉虚空的须弥山绝顶处观见。非俺老孙心怯,只是那妖魔依凭虚空深宇,定是神通不小。俺老孙直觉,那妖魔降临之日,我三界众生定有垒卵之危。”

众人听罢,惊得如三尊木偶,久久不能回神。

良久,金蝉子缓缓道:“那日,妖魔初现于灵山,为师不曾在殿。却听得众佛讲,如来佛祖以无量佛眼,遍查宇宙,探得那妖魔来历!想来,恐就是此也!”

“我佛又言:‘三界恐将有大敌来临,孰胜孰败、孰生孰死,不可尽知’!以今观之,绝非虚言。”

金蝉子接着道:“悟空、八戒、沙和尚,那妖魔在暗,我三界在明。我辈责任之大,今足可预见!我等且速速寻着那炼凝草。而后,究竟如何,且回兜率宫复命再题。”

众人听罢,整顿衣冠,抖擞精神,急起身,向那须弥山背继续前行。

时光荏苒,四人又寻了二日,只见那须弥前前后后皆是一般的怪石嶙峋。怪石之下,又都是一层冷尘寒土,却不见半颗草木之物。

四人从山前飞到山后,又从山后又飞到山前。如此往复,那八戒忽有些困顿,见下方有一片平野,也不分好歹,将身往那尘土上一坐,却如坐在那雪地之上一般,半个身子都没在里面。

悟空在那半空道:“呆子,要坐也不寻个好地方?那尘土之中岂是坐卧之处?”

八戒听罢,急扫视了一圈,见身后有一临山之处,有一片平坦的石头裸露在外。那石头看似平整光滑,无甚尘土,正好栖身。

那八戒急起身,在那半空掸了掸尘土,而后向那石头飞去。

八戒方坐下,忽觉那石与别有不同,别处之石,全是冰冷刺骨。这石上,却有几分暖意,于是,那八戒索性仰面躺下,囫囵睡去。

悟空见八戒要休息,也将那金箍棒往空中一抛,道了声“变”,即见金箍棒变作一秋千,在那空中摇摇晃晃。悟空又请金蝉子坐下,自己与沙僧亦紧紧地坐在金蝉子两侧。

不一时,那八戒突然跃起,跳到那尘土之中,急匆匆地扒开那数尺深的尘土。

悟空见状,笑道:“这呆子,果是野猪成精,在那野地上拱开尘土,寻找吃食哩!”

金蝉子及沙僧听罢,亦大笑。

八戒未听得他们言语,兀自在那扒土。那尘土扒开之处,见有一小孔,隐隐透出一道微光。那八戒急叫悟空道:“猴哥!快来快来!”

悟空听罢,转身跳到八戒身旁,笑道:“呆子,可找到什么好吃的?或是找到什么宝贝么?”

那八戒竟毫不理会悟空玩笑,指了指地下道:“下面定有蹊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