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黄金令牌(2/3)
门血案的侦办过程与进展。皇上一字一句认真听着,每到关注处,还会打断他询问细节,刘谨如实地跟皇上汇报。
当说到凶案现场,死者身上查到六瓣梅的标记时。端王脸色一变,靖王则是直接惊地问道:“当真有此事么?”
“确有此事。”
皇上惊奇于靖王的反应,询问道:“靖王,为何如此在意?!”
靖王旋即从怀里掏出黑帖,转呈给皇上,并将收到六瓣梅死亡危胁的事一一说予皇上。
“竟有这等嚣张之徒?!”皇帝猛地一拍龙椅。“唇边的胡须根根抖动。
“天子脚下,竞敢杀人放火,而且还要危胁我皇儿的性命,实在是可恨、可恨!刘谨!”
“微臣在!”刘谨赶忙应答,一刻也没耽误。
“你还要几天破案?”皇上追问,一刻也不容刘灌多想。
“臣已派精干队伍侦拿凶手,已有目标嫌疑人。臣已在全城发布通缉告示,短则半月,长则一月,案件必有紧张。”
“半月,给你半月时间!”
“陛下,半月恐怕......”
“赐你令牌,予你先斩后奏之权。半月之内,朕要凶手伏法!”
“臣谨遵圣旨!”刘谨双膝脸地,深深磕了一个响头。随后慢慢移步至殿上,从太监手中接过沉甸甸的黄金令牌,接着再慢慢退下。
“臣还有一个请求。”刘谨再次发声。
“你说。”
“靖王乃国之亲王,身份显贵,且又担负国事,为保性命万全。在凶手伏法、六瓣梅被捣毁之前。臣希望靖王殿下尽量少出府,以保万全。”
“哈......”靖王大笑两声,“多谢刘大人费心。几个江湖狂妄之徒还吓不倒本王!”
“皇兄,小心使得万年船。”刚才一言不发的端王,瞅准时机,插嘴道,“刘大人所言不虚,望皇兄慎思之。”
“嗯,靖王你要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可非儿戏。这样,你这几日禁足在府,没有朕的诣意,不得离开王府半步!”
“可是,父皇,儿臣刚刚领命,要彻查地方账目。兵贵神速,要是那些地方污吏听到风声,隐藏证据、偷梁换柱,岂不误了国事!儿臣不敢辜负父皇之期待,恳请......”靖王用宏亮的声音说道。
“你可以在府里办公,让兰台寺、秘事处、户部派人去当地彻查。”
“父皇,我乃堂堂皇室亲王,怎么能被几个毛贼吓成缩头乌龟?父皇......”靖王还想继续抗辩。
龙椅上,皇帝不耐烦地挥手打断了他,“这是父命,更是
皇命,将不必亲临战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是为将之道!就这么定了!王莲和,下一个议题!”
王莲和在殿门后半佝着腰,“陛下,这已经是最后一个议题了”
“时间过这么快,那就退朝吧。”皇上从龙椅上站起。
“恭送陛下。”
“恭送父皇。”
皇上突然想到了什么,摸摸花白头发,“快中午了,皇儿们留下来用膳,王莲和把丽妃、庄妃都叫来,刘大人、刘爱卿也一起。”
“不,不,陛下,臣这桩血案未了,就不留了。”刘谨推辞。
“再忙也不耽误吃饭啊。”皇帝说道。
“皇上隆恩,臣本不该推辞。只是微臣今天已向内人留了口信,中午回家吃饭,不敢失约,望陛下见谅。”
“哦,这样啊。那朕不留你啦,刘爱卿辛苦了,请便。”
朝议结束了,但真正的政议才刚刚开始。刘谨揣着皇上给的黄金令牌,沉甸甸的,好像一个重重的包袱,而王莲和说给他听的话语是一个压在他心中的包袱,麻烦事总会接踵而至,刘谨打算回刑部,先把皇上的事交待清楚,再去查查是哪个下属捅了王莲和这个马蜂窝。
车刚到刑部门口,侍从就跑到来迎接:“大人,程无双,程缉捕已候您多时了。”
“哦,来得好,我正要找她,她在哪里?”刘谨正正官帽。
“在您的书房里。”侍从差役说道。
刘谨快步向书房走去。进了书房,程无双坐在椅子上,旁边摆着茶杯,一见刘尚书进屋,迅速站起身,简单而草率地行了个礼,“尚书大人,卑职有案情呈报。”
“速速报来。”刘谨绕过挡在面前的程无双,坐到桌
后的椅子上,小心地把官帽摘下,轻放于桌前左角。
“是哪个案子?”
程无双心急火燎地把在摘星楼发现目标嫌疑人,以及搜查的过程向刘谨一一说来。
“大人,属下恳请向大理寺申请,彻查吕昌济的地产摘星楼,以便尽快破案。”程无双坚定地说。
刘谨听得眉头直皱!原来王莲和、皇上交待的都是同一桩案子。这石府案还真不普通,刘谨隐隐感到背后的隐情颇深。
“唉,你查吕昌济的地方,怎么也不跟我支会一声?”刘谨想起宫中受的王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