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段王爷大婚,吐蕃高僧(1/2)
“我母亲……是、是王夫人?”>
阿朱自己都觉得这样的想法太大胆了。>
这回是轮到李常青愣住了,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么想?>
果然有时候太聪明也不是好事,容易胡思乱想。>
李常青摇了摇头道:“阿朱姑娘的母亲叫阮星竹,并非王夫人,正好贫道要去一趟大理,姑娘要不要跟贫道同行?”>
“好,阿朱跟前辈一同去大理。”>
原本迷茫的阿朱,仿佛找到了前面的路。>
可是一想到王夫人也跟段正淳,也就是跟他的父亲在一起,阿朱一颗心再次悬了起来,王夫人的脾气和性格她是清楚的。>
杀人当花肥这种事,也不是干不出来。>
她一时间居然不知道如何面对王夫人,如何面对自己的亲生父亲,甚至有些疑虑道长有没有算错,她真的是段正淳的女儿?>
好在,还有很长时间给她思考。>
李常青在少室山山脚下的小村找了户人家,给了点盘缠暂住了一晚上。>
炕上,他盘膝打坐。>
属性点-1,>
李常青:宗师>
功法:北冥神功(圆满)、凌波微步(圆满)、铁布衫(圆满)、易筋经(入门)……>
可用属性点:1>
梵文不梵文的,对李常青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少林已经想要修成,据说要勘破‘我相、人相’,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获,於是众僧以为此经并无灵效。>
可对他而言,似乎没有那种必要。>
顷刻间,易筋经入门。>
李常青明显感受到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
北冥真气正在一点点的凝实,变得更浑厚。>
并且练成此经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
李常青觉得通俗一点一些就是,让体内真气变得更自然,得心应手了。>
仅仅入门,他就体会到了这本功法的奇妙。>
这相当于一本打坐版的凌波微步,坐着就能产生内力。>
以后他不管坐着,还是行走,内力都会滋生出来。>
还有谁能像他一样,身负一身的至高武学?>
李常青感慨之际,惊叹达摩必然也是一位已至臻境的大宗师。>
易筋经练法古拙朴实,修聚而得的内力也是无可撼动,根基之稳,绝对是第一功法。>
“如果将易筋经修炼圆满,真气浑厚程度上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在学龙象般若功,降龙十八掌,那就是真正的无敌于世了,哪怕没有龙翔,降龙掌,恐怕也是无敌的。”>
身法有了,防御有了,接下来就是真气,力量了。>
至于境界,现在已是宗师,自保足矣。>
大宗师,可以慢慢来。>
否则空有大宗师境界,那也是垫底。>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李常青觉得还得降低些要求,继续薅羊毛。>
现在的进展不够,远远不够。>
————>
一早,李常青简单洗漱了一番:“阿朱姑娘,启程了。”>
阿朱素颜出行,背着个包裹。>
她原本也只是个丫鬟,功夫不高,赶路速度没那么快。>
从少林往北来到冲霄洞,走水路顺流而下,肯定是比走陆上快得多。>
这次李常青只是买了一叶扁舟,庞大的内力催动下。>
小舟快速在河道上滑行,李常青控制着平稳和速度,对内力是有很苛刻的要求的。>
内力不稳要么东倒西歪,要么就直接翻船。>
李常青就像华生找到了盲点,来了点兴致,小舟开出了快艇的感觉。>
一身青色道袍,负手而立,总有点侠骨仙风的味道了。>
阿朱则坐在里面瑟瑟发抖,生怕小舟翻了。>
要知道当年她跟阿碧在太湖上,都不敢这么快的,几次都翻进了太湖,要不是水性好早淹死了。>
但一想到李常青是宗师,阿朱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李常青则边赶路,边思考。>
他这大半年下来的所作所为,估计很难让江湖回到原来的轨迹上了,不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该死的死了,不该死的都活着,这样挺好。>
没有那么多打打杀杀,阴谋诡计,江湖也显得正气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