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惟我独尊(1/2)
以至于梁兴扬甚至产生一种感觉,好像这尊金色佛陀才是他的前世。
“果然奇妙,佛教能够在世间流传数千年,与一神教分庭抗礼,不是没有缘由的。单单肉眼观看这尊佛像的图案,便能和人产生共鸣,仿佛自身成佛一般慈悲喜乐,度入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想必这图案也定不是一般人所绘,亦或者需付出极大代价,不然光是把这图案印个百千万张发出去,不满世界佛教徒了。”
梁兴扬感叹一番,随后开始经文上的正字。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 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 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 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 台、或作珍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薄薄的几页纸上,一共记载了十六种观想法门,一层比一层精进。梁兴扬默默诵读了一遍,自觉已经理解了这篇经文之中的意思,便盘腿开始修炼。
梁兴扬运转经上的法门,片刻之间,就渐渐的就进入了状态。
在意识世界里,随着念头的想象,天上所有星辰从无比遥远的虚空之中闪烁,都射下了无穷长的光线,全部落到了自己的头顶上,一寸寸的钻进来。假想的星光一入脑,才达皮膜,梁兴扬豁然就感觉到了全身清凉,好像沐浴在清风之中,全身毛孔之中都呼吸着清气,整个人飘飘欲仙,无比舒畅。
紧接着,在混沌一样的意识空间中,凭空出现一轮大日,播散着仿佛要把人从内到外炙烤成干的热量,梁兴扬紧守心神,任凭烈日灼烧。随后,天地之间又涌现出无边无际的大洪水,巨浪漫卷,人或为鱼鳖。就这样,一境接一境的幻象出现,一会儿面前恶鬼丛生,修罗夜叉,魔鬼四面环绕,好好个个都要扑上来吃人喝血,仿佛跌入了修罗地狱之中,耳边传来了各种凄厉的叫声,环绕不绝。一会儿四面厮杀,尸山血海,置身战场刀枪丛林之上,对面是遮天蔽日的箭雨。一会自己全身腐烂,爬满蝇蚊蛆虫,节节白骨外露,曝尸荒野不知道有多久。一会儿又如坠入温柔乡中,美女如云,妙处若隐若现,缠绵温柔,轻歌曼舞。
本来这些倒也罢了,梁兴扬紧咬牙关倒还能守住心神不坠,可就在色欲幻象将要消失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姬显儿那张完美无瑕的面容突然浮现了出来,每一处细节都是那样真实,让人心神沉沦其间。梁兴扬暗道不好,只觉得全身血气涌动,坚若磐石的意识竟然要崩散了起来。
眼看就要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千钧一发之时,无尽虚空之中,一尊金色佛陀浮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镇压住了所有幻象。梁兴扬从意识空间中惊醒,浑身大汗淋漓。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手机,时间竟然已经过去了两个钟头。
梁兴扬长舒了一口气,将经卷叠好放起,这才试探起了感知。这一试不由得喜出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