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萧陆延的心思(上)(1/2)
萧陆延听了苏岩的话之后沉默了一下,然后道:“三年,其实也很快了,只是如果能更快一些的话,岂不是可以拯救更多黎民苍生?”>
苏岩听了这话,更加诧异了。>
怎么萧陆延给他的感觉,丝毫不像是自己原先想的那样是个草莽枭雄,反而更像是个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治家呢?>
萧陆延接着说道:“还有那个药厂……苏岩你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药物可以救治更多的人,如果把你那些药物广泛制造出来,相信是可以让全天下的老百姓远离疾病折磨的……”>
苏岩不知道萧陆延说这话的潜在意思是什么。>
所以他依旧保持沉默。>
“苏岩,朝廷上下对这个药厂的态度,是不是比较含糊?”>
苏岩想要看看这个老狐狸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所以也不打算对他隐瞒。>
于是苏岩点点头。>
萧陆延叹了一口气道:“这就对了……你的药物可以救治李世民和长孙的病,可以救治李靖夫人的病,也可以救治冷九楠夫人的病,并且你还毫不保留的把制作方法告诉了太医署,这样他们就可以研制出这些药……”>
说完这些,萧陆延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苏岩。>
苏岩心想,这个萧陆延还真是神通广大,把自己在长安城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掌握了。>
见苏岩依旧不说话,萧陆延接着说道:“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苏岩终于开口道。>
萧陆延叹口气道:“可惜李世民和那些大臣,从来没想过这些药可以怎样造福众生,只想着怎样让他们自己延年益寿……”>
这个观点苏岩并不是很同意。>
不说别的,光说自从上次的碘盐,卢病已用它给那些大脖子病患者用了之后,告诉李世民这个确实有奇效,李世民马上让卢病已全面负责碘盐的加工生产。>
由于高宝藏的第一批昆布还没有送到大唐,所以李世民就把皇宫里所有的昆布全都给了卢病已,让他用这些昆布炼制碘盐。>
而且苏岩跟卢病已商量了之后,觉得这些碘盐不宜定价过高,否则根本不能惠及百姓。>
李世民也同意了这个观点,叮嘱民部在碘盐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好好下功夫。>
不过苏岩还是想知道萧陆延到底是什么想法,所以也没有出言反对他。>
萧陆延看着苏岩道:“如果是我的话,一定会全力支持你弄这个药厂,并且不只是在京城弄,还要在全国各地弄,让所有的百姓都享受到这些药物的便利……”>
苏岩觉得萧陆延话里有话。>
萧陆延又看一眼苏岩,接着说道:“而且老夫觉得,如果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化肥和农药,也许不用三年,一两年就能让所有的土地都用上这么好的东西……”>
苏岩微微一笑。>
萧陆延连忙道:“苏岩,你可能觉得一两年和三年差别不大,可是你知道吗,一年的粮食可以救活多少人?去年关中平原闹旱灾,亿万农户颗粒无收,千万老百姓流离失所,老夫去了很多地方,所到之处,饿殍遍野啊……那凄惨的景象,现在想起来老夫都心有余悸……”>
苏岩知道他这是在夸大其词。>
去年关中平原确实有旱灾和蝗灾,粮食歉收也是事实,也有不少人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卖儿卖女的也有。>
可是苏岩知道,在灾害的初期,李世民就已经让三省六部的人开仓赈粮了,把各大粮仓的粮食几乎全部分发给了灾民。>
这一点苏岩也从自己封地上那些老人那里听说了。>
至于饿殍遍野,这更是胡言乱语,官方统计,去年整个关中地区,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几万。>
苏岩不明白萧陆延为何要当着自己的面这样瞎说。>
但是他依旧没有拆穿,而是听他接着说。>
“如果农药和化肥能够在两年之内全国推广,对于黎民百姓是莫大的福祉,这一点苏岩你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如果药厂在全国推广,那更是无上的功德,这一点苏岩你也是非常清楚的,只是你现在并不能把你的才华发挥到最大限度,这不是很可惜吗?”>
说完萧陆延用期望的眼神看着苏岩。>
苏岩内心暗笑,他并不觉得十分可惜。>
诚然,药厂不能快速的建立,确实让苏岩感觉遗憾,可是眼下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一来无论建造哪一个药厂,都需要钢材、石材和非常多的人力。>
这些东西在后代都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更不要说在这个时代了。>
苏岩猜测李世民和大臣们并不怎么全力支持药厂的原因之一,就是药厂的人力物力,会在很大程度上消耗化肥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