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143. 沈弼的惊骇(1/2)
“怡和易帜,百年老店被乱拳打翻在地,新东家出人意料....”来自《东方日报》的消息这样说。>
《明报》分析过后认为,怡和系的分崩离析是有预兆的,战线过长、资金短缺、股份控制力薄弱,都是其隐患。>
“如果怡和系不是那么近功近利,就不会让渡太多股份出去,最后失去控制权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地日报》为老板鼓与呼:“怡和集团或许曾为港岛发展出过力,但是众所周知,他们的愿景是港岛赚钱海外投资,早就不是为港岛福祉奋斗的公司了。”>
“反观金环集团,近年来投资在港岛上百亿港币,还在继续寻求机会投资...据了解,金环集团为了解决上班交通困难,主动向港府建言投建地铁公司。”>
“全世界都知道城市公共运输系统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甚至还有很多国家地铁系统亏损,需要国家每年补贴...”>
“金环集团愿意站出来担负责任,难道不比那些赚了钱就跑路的公司好吗?”>
林耀祖摇摇头,对朱丽叶说道:“以后宣传适度一点,别太捧个人,哪怕说说公司也是好的...”>
朱丽叶笑了,“老板,这是港府新闻处写的专稿,假借我们的名义发表的...”>
林耀祖秒懂,也笑了:“看来这回很得人心呐,估计地铁公司的事情快要有结果了。”>
.......>
另一边,有个人却被金环集团的一波神仙操作惊骇住了。>
沈弼坐在办公室里,沙雅的离职报告已经递交上去了,没有意外的话,沈弼作为第一候选人将成为新大班。>
但是他现在一点好心情都没有,细捋下怡和系败亡前后的所有细节,细思极恐。>
“估计林耀祖很早就打上了怡和集团的主意,然后借着怡和系挑事挖坑,一步步将之引入歧途...”>
简单算账,林耀祖绝对跟西部投行有很大关系,沈弼完全没有一点察觉到异常。>
金环集团看似花了几十亿港币从西部投行手里接过股份,但是沈弼敢断言,林耀祖从股市上的获得就会冲抵掉很大部分。>
他在纸上画着起伏线条,似乎那就是金环集团操弄着怡和系起伏不定的股价...“林耀祖这人算计太精明了,或许拿下怡和系根本没花什么钱。”>
他的嘴角蠕动,终于化为一声叹息,“金环集团持有汇丰股份达到了20%,已经是最大单一股东...”>
作为职业经理人必须要放弃感情用事,何况林耀祖对他还不错,经常邀约他跟麦斯威尔一起休闲。>
他老家的一个亲戚还因此买到了金瀚净化的设备,做起了城市供水公司,效益非常不错。>
要知道一般的关系根本就拿不到金瀚净化的设备,那还需要排队很长时间才行的...林耀祖比较仗义,安排下去后分分钟得到落实。>
麦斯威尔也升职了,那家伙今年被伦敦授予了爵士衔,并成为了高级副布政司。>
为了避嫌,林耀祖一般不会出现在聚会场所,但是每次安排趴体的都是朱丽叶或者乔凯丽、梅薇思。>
每次聚会沈弼都会发现一些新面孔,他发现,不少人来自布政司下属的地政署、水务署、城建署、教育署、康娱署等。>
几乎港府执行部门的人员都有,但是大家只是交流聚会,倒是没人会说什么闲话。>
合符礼仪跟规矩的聚会之后,总是会有一些新的创意出现,新的建议与意见都是很符合主流的,更是让聚会变得使人期待。>
沈弼知道这种聚会的分量,就像混社团的对待警务处的便衣一样,上流社会对于管理城市的执行部门很尊重。>
沈弼参与过几次之后,甚至还得到了一些英资、华资老板的主动亲近,最近就有一个姓李的,对自己就很是恭敬。>
晃了晃脑袋,沈弼虽然惊骇欲绝,但还是按捺住了自己,“可不能在人前显露出异常来...”>
如果过去他还觉得林耀祖是一个不错的朋友,值得交往的商人,现在林耀祖的地位飞速上升,已经让沈弼有了敬畏。>
......>
林耀祖办公室,罗伯特、纳尔逊赫然在座。>
这轮击垮怡和系,顺带着收拾了伦敦过来的游资,不仅赚了钱,更是收获满满。>
怡和集团旗下主要有置地集团,从事地产开发,还有金门建设负责承建项目,九龙仓原也是置地下属公司。>
置地里面有家美食集团叫做美心食品集团,置地控股50%,但是经营仍归原来的老板伍氏家族负责。>
这其实走的是强强联合的路子,置地旗下商厦不少都提供给了美心集团发展食品连锁机构。林耀祖接手后,美心集团如虎添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