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来自英国的压力(1/2)

此时的夏尔还没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东方集团军群依旧掌握在议会和资本家手里。

事实上,福煦的北方集团军群、贝当的中央集团军群,甚至是加利埃尼的后备集团军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资本家的势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连根拔起的。

只有夏尔的重装集团军群很少势力渗透。

原因是夏尔的晋升原则是不论出身也不管毕业于哪个军校,一切只看战功和能力。

而资本家和议会的裙带关系,大多来自军校和上层阶级,他们几乎没有实际战功更谈不上能力,在夏尔这套晋升制度下通常会被淘汰。

换而言之,夏尔是借战争之手对部队进行一次清洗,而且是让部下“心服口服”。

提贾尼是个例外,他虽然是富二代,但跟着夏尔的时间久了,开拓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地。

有时,夏尔认为提贾尼适合带一支海军陆战队,因为他既懂海军又懂陆军。

即便如此,陆军问题也不大。

因为不管是中央集团军、北方集团军,还是总司令或者甘末林。

随他们怎么折腾,作为核心力量的坦克、战斗机、轰炸机、卡车炮等,全掌握在夏尔的重装集团军手里。

东方集团军就算有钱,但组建装甲部队都需要从夏尔这购买坦克。

能买到的还是落后的“夏尔1”,还没有配套战术,更没有合格的指挥官。

一旦打起仗来,始终是重装集团军的天下。

海军就不一样了。

夏尔对海军的控制力较弱,只有布雷斯特造船厂一家,还是被削弱的大西洋方向。

海军部长手中的土伦派是主力。

夏尔现在根基未稳,不能利用对议会的控制力强压海军部长改变方向,这会引起议会的反弹。

但是,夏尔却可以利用英国人。

……

巴黎市政厅。

海军部长正在他的办公室批阅文件。

实际上他没什么文件可以处理,地中海自从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结束后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战事。

如果有什么需要土伦舰队做的,那就是保护法兰西通往意大利和希腊的海上运输线。

(注:1915年,协约国不顾中立国希腊的反对,英法联军15万人强行在希腊东北部港口萨洛尼卡登陆,后续兵力一度增加到25万人。希腊国王被迫退位,到1917年6月,希腊几乎是被迫加入协约国一方。)

海军部长依旧在为夏尔抢走了霓虹的产能梗梗于怀,那可是12艘3000多吨级的驱逐舰,据说单价只卖10万美元。

简直就是强盗,这些原本应该属于土伦舰队。

海军部长曾向霓虹当局提出抗议,但明元次郎却很有礼貌的鞠躬道歉:

“非常抱歉,部长阁下。”

“我们与夏尔将军讨论是私人造舰计划。”

“确切的说,是我们与伯纳德公司的合作,所以……非常抱歉!”

明元次郎万分诚恳的九十度鞠躬。

“哦,是吗?”海军部长说:“既然那是贵国与伯纳德公司的合作,是否意味着贵国答应帮助法兰西造舰的承诺可以另算?”

海军部长的逻辑很清晰,你接的是夏尔的私人生意,霓虹应该另造一批军舰兑现承诺。

但他小看霓虹人了。

明元次郎一脸茫然,他微微起身,抬头反问:“部长阁下,夏尔将军是法兰西的将军吧?”

“当然。”海军部长回答,他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明元次郎又问:“夏尔购买的军舰,是为法兰西作战吧?”

海军部长愣住了,他似乎明白明元次郎的意思。

“那个……”明元次郎继续解释:

“我们与法兰西将军完成了造舰计划,他购买了军舰是为法兰西作战,这就意味着我们已兑现了承诺。”

“至于部长阁下的要求……非常抱歉,我国产能有限,无法完成更多数量的订单!”

“非常抱歉,请您原谅。我们完成这批军舰后,一定慎重考虑您的要求!”

再次鞠躬,头几乎都要点到地面了。

海军部长也不知该怎么回应。

他知道这既成事实无法改变,再发火也无济于事,说不定还得罪了霓虹,最后只能作罢。

海军部长憋着一股气,他不是不想报仇,只是苦于夏尔几乎掌控了一切,不得不委屈求全。

绝不能让夏尔把手伸进土伦舰队,海军部长下定决心,这是他的最后防线。

一旦夏尔这么做,他将组织起土伦舰队所有官兵发起抗议。

只要将土伦舰队牢牢的把握在手里,地中海就始终是自己说了算。

这时,参谋送来一封电报:“部长阁下,伦敦来的电报。”

海军部长“嗯”了一声接过电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