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遗嘱(1/2)

十分钟后,一身精致西装的吴律师带着遗嘱准时抵达了余家村。

余果和洛川一左一右安静地跪在地上给奶奶烧纸。

果妈和果爸坐在了吴律师的左手边,三叔他们则坐在了他的右手边。

吴律师从业至今可谓见惯大风大浪,今日一行算是刷新了他的三观。

深夜,在当事人灵堂上宣布遗嘱内容,这着实有点怪瘆人的。

这事要搁一般人早就撂挑子不干了,可吴律师非一般人,他硬是挺直了脊背面不改色地念完了整个遗嘱。

念完遗嘱内容后,吴律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三份遗嘱复印件发给了三兄弟。

他让三兄弟看完,有意见就当场提,没意见就在原件上签字。

遗嘱内容其实很简单。

果奶奶早年丧夫,能继承她遗产的就是三个儿子和他们的家人。

老大余正文在市经营着一家小面馆,一家三口的日子勉强凑合。

老二余正文主要在老家务农,有时他会去市里打点零工。他算是三个兄弟中混的最差的那个。

老三余文斌是个公务员,在市政府机构上班,端着铁饭碗,福利待遇还算不错。

果奶奶根据兄弟三人的情况,将自己的财产做了以下安排。

她将存款一半留给了老大余正文,院内她真爱的绿植也留给了老大,金镯子留给大孙女余果。

她将余家村的老房子和田地留给了老二余正武,除了金镯子所有首饰留给二孙女余妮。

她将存款的另一半留给了老三余正斌。

按理说这样分配很合理,老二家和老三家却不服,他们质疑遗嘱的真实性。

老二家认为存款该有他们家一份,那对金镯子不应都给余果,余妮也是孙女,她也该有一个。

这是典型的既要又要,忒不要脸了。

老三家则认为同样是三兄弟,老太太就该公平分配。

老三余正斌也不想想,如果当初没有老大和老二的牺牲,他能考上好大学?他能进市政府工作?

这是典型的忘恩负义,令人作呕。

面对两家的质疑,吴律师从容不迫地应对。

他称若他们质疑遗嘱的真实性,可以另外找专业人士辨真假。

出于人道主义,他提议他们先处理好老人的后事,再处理遗嘱事宜。

毕竟这件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

吴律师本是好心,可两家人并不领情。

尤其老二媳妇一股子泼妇作风,胡搅蛮缠。

只见她坐在地上右手狂拍打地面,哭诉自个命苦嫁了个窝囊废。

老公没本事赚钱,她和孩子们完全跟着遭罪。

她直言老太太偏心,存款不留一点给她老二,留个破房子屁用都没得。

提起老太太偏心这茬,老三媳妇就有话说了。

她家有两个儿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初中,本来就比其他两家压力大。

平日老太太不接济一下他们就算了,人走了就分点钱给他们,这完全说不过去。

果妈算看透了两家人,一脸冷漠地看着他们表演。

深更半夜的乡下静悄悄,除了一阵阵狗吠声,就是这响彻灵堂的哭声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后人在为老太太的突然离世感到惋惜和悲痛呢。

讽刺的是自私的后人只在争既得利益的多与少。

吴律师接触过不少奇葩的当事人,这种当事人的奇葩家属他还是头回见。

他整个人都快裂开了,眼神下意识瞟向了淡定烧纸的洛川。

这都火烧眉毛了,他竟在轻声细语地安慰伤心的小姑娘。

说什么呢?

吴律师屏蔽噪音竖起耳朵听了起来,他好像是在劝小姑娘跟她妈妈回屋。

小姑娘沉默了片刻,可能出于对他的信任,答应不参与。

等母女俩上了楼后,洛川又给果奶奶烧了一沓纸钱。

火焰跳动着的陶盆外散落了不少的纸钱灰。

可见他们给果奶奶烧了不少纸,陶盆差不多快满了。

果爸见状急忙走到洛川身旁跪了下来,拿起两张纸币外包装轻放入陶盆里按压了几下。

待陶盆里的纸灰被按平后,二人才缓缓起身擦掉手上的灰后,默契地坐在一旁看几人表演。

不知过了多久,他们自个受不了,停了下来。

这时果爸拿出了老大的架势,指着果奶奶的遗像,痛批了几人一顿。

称他们一个个都几十岁的人了,要吵要闹也得分场合啊。

老太太得亏不是个千万富翁,不然他们几个兄弟不得斗个你死我活才甘心。

说完,果爸深叹了一口气,主动提出放弃一半存款,他只要院内的绿植和金镯子。

果奶奶院内的绿植他在上头是付出了一定的心血,他不可能狠心放任不管。

金镯子是果奶奶生前送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