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总督大人!兵锋所向(2/3)
上没有萧杀之气,与这些当兵的完全不同。
此时,
看到陈杰一下子就镇住了兵部这么多将领,他不得不对这位山东总督,刮目相看。
另外几位官职较低的参将,倒是对陈杰表现的异常尊敬。
李琼设宴的目的,是让大家能够熟悉一下,比起让西门堂的将领与兵部的将领,能够好好的交流一番。
陈杰吃饱喝足后,带着西门堂的精锐离开,前往鄂州军营驻地。
他没打算让西门堂与兵部有太多的交往,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系。
大乾王朝兵部这些将领,一向趾高气扬惯了。
西门堂的将领与这些人接触太多的话,没有什么好处。
——
第二天一大早。
户部尚书翁放鹤与大家告别,赶回京城去了。
他这一次亲自押送物资来到鄂州,目的只是表明一下子宁国公的态度。
昨晚上,
他与李琼畅谈到了半夜,将接下来的平叛计划商量好。
虽然明面上,兵部大将军的李琼为主将。
可是,
两人心知肚明,这一次平叛,真正主战的是西门堂。
兵部的十万大军,只需要辅助就行了。
另外,
等待汤友望和洪言传出兵后,再伺机而动。
既然是由西门堂为主战,那么一切的作战行动计划,自然都要以西门堂为主。
否则延误了战机,西门堂离开鄂州的话,仅凭李琼麾下的兵力,根本就打不过汉王李贲。
这一次平叛,李琼输不起。
所以,
当翁放鹤离开后,李琼赶紧召集麾下将领,与陈杰一起确定接下来的计划。
陈杰在来这里之前,就已经对局势了解的比较清楚。
李琼麾下的兵力,真正能投入战斗的,只有五万兵力。
其他的五万兵力,都是虚张声势,从各地调集的府兵。
这些府兵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武器装备很差。
他们有些人甚至都没有摸过火枪,还在用钢刀和弓箭!
就算这五万能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也仅仅只是使用过火枪,对野战炮很陌生。
比起大不列颠帝国的西洋军队和关东军来说,李琼麾下的十万大军,简直就是一盘菜。
另外,
从两广赶来此地的汤友望,他是隶属于鲁国公一派的将领,手中号称拥有三十万大军。
但是,
陈杰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汤友望,同样是虚张声势而已。
他麾下的精锐部队,不超过十万人。
为了能够稳住两广的局势,汤友望必须要留下五万精锐驻扎在两广地区。
也就是说,
满打满算,汤友望麾下最多也只能调兵五万精锐,其他的二十多万兵力,都是虚的。
真正兵强马壮的,反而是河北的洪言传。
这一次来到鄂州平叛的军队,整个大乾可以投入作战的兵力,大概也就二十万,与汉王李贲旗鼓相当。
而且,
除了陈杰的西门堂之外,汤友望,洪言传,李琼三人麾下的军队,都互相保持着距离。
其他剩下的那些军队,除了虚张声势之外,更多的是充当炮灰。
说实话,
如果仅仅是平叛汉王李贲,的确有取胜的可能。
但是,
朝廷的三路大军,目标可是宁王李牧和汉王李贲两位藩王。
宁王李牧麾下,兵强马壮,对外宣称拥有百万大军!
虽然有些自吹自擂,让人不敢轻视之外。
但是,
他的确算是大乾王朝最强大的一支叛军,五十万兵力是有的。
其中最精锐的部队,超过二十万人。
这些年来,
宁王李牧大肆从西方购买武器,弹药。
其中威远大炮更是一口气采购了五百门,比兵部采购的都要多。
火枪更是采购了超过十万支。
更何况,
西北地区的铁矿,银矿,煤矿都开采了不少。
这也是为何宁王李牧绝对拥有争夺天下的实力。
汉王李贲一直都号称拥有五十万大军,但实际只要二十万左右的精锐。
他夺下武昌城后,采用了最残酷的血洗,不断的壮大自身的实力。
不过从两位藩王的综合实力来评估的话。
宁王李牧麾下的军队战斗力,差不多是汉王李贲的两倍。
这也是为何汉王李贲听到宁王打下了汉中襄阳城后,避其锋芒,赶紧撤军,避免与李牧相碰的原因。
所以,
大乾的三路大军,表面上看,浩浩荡荡,兵强马壮。
可是与宁王李牧和汉王李贲麾下的军队比起来,差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