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机械合金飞行翼技术(1/2)
华天酒店,十七楼。>
这一层都是专门用来做学术讨论的楼层。>
无论是设备措施,还是从环境来讲,都算是最星城最顶级的那一种。>
门口的保安并没有说错。>
平时能够到这个楼层来参加会议的人,全部都是上了年纪的著名学者。>
从来没有过像叶学文这么年轻的人。>
也更不要说,会在其它时间段重新启用这一个十七楼。>
“嗯,好。无监听设备,各项投影一切正常,灯光也无误,大门也没有问题。”>
此时,曾学海正在认认真真地将各项情况认真报告。>
虽然,自己的身份是星城科技大学的校长。>
在外面向来都是一呼百应,说话掷地有声的人物。>
可在这些大佬的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的。>
都是院士啊!>
昨天发的邮件,今天就从京都跑到星城来了。>
我有资格进去听听吗?>
不,完全没资格!>
外面的大门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觉得需要像我这样的人才去守着。>
“行,那就开始吧!”>
听完汇报的龙永元抬头看了一眼曾学海,后者很识趣。>
转身就出去了,甚至还小心地将大门慢慢地给关上。>
而发生这一切的原因,皆是台上的那一位年轻人。>
目光坚毅、眼神坚定,身姿挺拔。>
虽然叶学文只是穿着廉价的衣裳,可给这些老辈的感受是...>
‘即便面临的是世界级别的难题,仍有信心完成。’>
是一块科研的好苗子啊!>
所有人内心都是如此。>
‘滴...’>
清脆的声响后,眼前的大屏幕高亮,出现一张张全套的图纸。>
台下的众人明显地发现一点。>
和之前看到的邮件里面的那封相比,要更加齐全一点。>
甚至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实验数据以及流程图。>
“实验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最主要的一点还是燃料在不同高空层如何保持相同的利用率。”>
“其实,这一点主要就是如何将发动机的内部结构给进行改变。”>
说到这里,台下的诸位专业人士都忍不住地点头表示赞成。>
尤其是龙院长,大夏的战斗机这个月已经试飞了几次。>
事后检查原因,次次都是因为发动机的问题。>
看起来容易,可做起来艰难无比。>
高度不同,气压不同,各种细微的环境也不同。>
而战机的高度向来都是高速的,这就意味着设备反应的速度要快。>
曾经,他们想过逻辑电路。>
却没有想到多加一条涵道,用来作为发动机改变形式的基础。>
屏幕一番,各种涵道的清晰数据全部都展示在各位大佬的面前。>
即便是第一次给院士级别的人物上课,可叶学文却一点紧张的情绪都没有。>
这刻,像是回到了科技模拟之中。>
曾经那些问题再次展现出来,而那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再次出现。>
【原因之一:自适应循环发动机的内部逻辑出现问题。】>
“因为只用一种逻辑电路,是不能够处理这样复杂的环境。”>
“所以,我选用了几种,分别对应不同的气流环境...”>
一道道逻辑‘与门’、或门和非门的电路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为了让思路更加清晰,以及后续的修整更加方便,我用了三种不同的颜色来进行标注。”>
.......>
台上的叶学文滔滔不绝地讲着。>
甚至在问题的关键点,还会将当初的难点和思路点全部都调动出来。>
真正做到了问题的实时模拟。>
也就是如此细节的描述,将众人堵塞的思路全部都给打通了。>
随着关键性质的技术一步步被掀开。>
逻辑电路的作用...>
发动机的三种模式改变...>
三涵道的特殊作用...>
困扰他们多年的技术难题,彻底被攻破。>
而且,这项技术并不仅仅是只能够用在这一个地方。>
比如说:逻辑电路的构建,将复杂的环境问题,转变成为三种不同形式的方式。>
同时,又因为问题的核心都出现在一个点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