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连保研的资格都没有?(1/2)
此刻,会议室里面再也没有了想询问的人。>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不放过任何信息,一字一句地判断着。>
被院长邀请过来的全部都是航空航天的专家。>
一辈子都是和此类知识打交道。>
经历过最初时候的生涩难懂,所有人都开始慢慢接受、并且理解资料里面的新知识和名词。>
“即便是周围的空气发生改变,传感器将会迅速采集到,逻辑电路会立即做出反应!”>
“嘶,我怎么没有想到这种。”>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原来是这个意思!发动机还能够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三级形态的转变,而每一次燃料率都不会改变!”>
“这全部都归功于完善的原理图以及逻辑电路的构建!”>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转头朝着那论证的数学式以及复杂的原理图看去。>
“快,拿笔,拿纸!”龙永元朝着一旁站着的马致远喊道。>
“哎,好!”>
身为能源系的院士,平时在外面都是有着足够的傲气。>
可现在,没有任何想法。>
毕竟,专业没对上,原理的验证以及方案的彻底执行,还得是靠他们。>
此刻,马致远就只有一个念头。>
原理和推论,真的会正确吗?!>
反超二十年的技术,就在眼前,怎么会不激动!>
拿到笔和纸的那一刻,无论是教授、还是院士,全部都统一姿势,抬头看着屏幕。>
下一秒。>
‘唰唰唰’地声音,充斥着在整个会议室里面。>
时而紧皱眉头,或者豁然开朗。>
最紧张的无非是站在台上的龙永元,其实在召集他们过来开会的时候,自己就私下算了几次了。>
无论怎么算,从哪种角度,最后都能够得出一个结论。>
‘理论无误,原理图没有错!一切都是真实的!’>
刚想到这里,就听到一个激动的声音。>
“没错!理论没有错!原理图也能够完美解释,论证过程完美!”>
张钧,著名航天学者,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发组长。>
而这句话刚落下去,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逻辑电路完全没有问题,完美能够解决环境突变的问题!”>
史文宣,航天航空院士,享受国家津贴。>
“就这展示出来的,绝对是能够有资格说出那句反超二十年的技术!以如今的发动机趋势来看,各方面都能够做到完美的碾压。”>
下方,一个面容刚毅的老者说道。>
彭阳泽,航天航天专业计划领头人之一,大夏勋章获得者。>
呼...>
听到这些人的肯定结论,龙永元暗自松了一口气。>
一切都是真实的!>
没有错,反超二十年的技术真的出来了!>
“但是,这封资料里面所展示的原理以及各项论证都不是完整的吧。还缺少一部分关键的信息,是故意隐瞒吗?”>
犹豫了一会后,彭阳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其实,并不仅仅是他。>
在场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难道,不是中科院的研究成果?”>
“不对呀,如果不是我们的研究成果,为什么能够获得这份资料!”>
“就是,单轮价值的话,起码是以亿的单位起步的。保密级别,绝对不会低。”>
说到这里,台下的所有人都看向龙永元。>
事情有点奇怪。>
航天航空专业的会议,为什么会有一个搞能源的院士在这里。>
不应该啊!>
难道是他研究出来的?!>
不,绝对不可能!世界上没有如此离谱的事情,这可是能够改变战机历史的发动机。>
“咳咳咳...”>
见事情差不多了,龙永元将众人的注意力全部都吸引过来,脸上的激动再也不加掩饰,兴奋地解释道。>
“这一份资料是来自于马院士的邮件里面,而发送的人是一位学生,星城科技大学本科生。”>
“准确来讲,是他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并不是我们中科院的研究成果。”>
哦,原来是学生。>
等等,学生!!>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目光呆滞。>
有那么一刻,大家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离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