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桃花坞(2/3)
归来,名落孙山。>
虽然唐寅口口声声,说自己风流倜傥,才华横溢,但说着说着,看着自己凋敝的门庭,可罗雀的瓦舍,终究还是落下泪来。>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他十几年的抱负,一朝化为无有,十几年的心血,转眼凋零满地。>
什么也不剩下了。>
“梦呀,一场梦罢了。”唐寅喃喃说道。>
陆言也不管他,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
不管来到什么事情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已经是陆言刻入骨子里的本能了。>
把荒了许久的屋子打扫完毕,赶走那些蜘蛛,扫去网,暖了暖灶台,这个家才稍微有了点人气,不再是死气沉沉的。>
次日,唐寅的家人就上门来拜访了。>
当然不是来贺喜的。>
实际上,当唐寅还没从京师回到家中时,他卷入大案的消息,就已经传回了家中。>
所以,所有人都知道,他此生不会再入官场。>
空有一身才华抱负,也无法实施。>
说得难听点,相当于废人一个了。>
唐寅弟弟说道:“哥哥,看开点吧。”>
“人没事就好,总好过杀人掉脑袋。”>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还是要活在当下,专注当下。”>
唐寅说道:“我当然没有郁结于心,不过小事一桩罢了。我一身才华,胸中经文韬略过人,何须他人承认?”>
“哥哥能有此想法再好不过了。”弟弟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着眼当下,把家给分一分。”>
唐寅沉默。>
陆言也沉默,不由得看了弟弟一眼。>
“哥哥你看看这个字据,是有族里叔伯们做过公证的,田地和房屋,都做了分割。哥哥你看着要是没什么疑惑,就签了字吧。我拿去府衙盖个章,我们就算分了家了。”>
“我们哥两年纪不小了,都各自成家,各自过活,挤在一大家子里,确实不成样子。”弟弟笑了笑,说道。>
“嗯。”唐寅垂目,略微扫了一眼,然后就签了自己的名字,什么也没说。>
弟弟拿到了签名,很快就离开家里。>
约莫是盖章去了。>
陆言刚才稍微瞄了一眼,分家的字据里,就连唐寅现在所处的屋子,都不是唐寅的了。>
真不知道他瞎签个什么劲儿。>
陆言默不作声,唐寅也默不作声。>
直到分家的事宜敲定下来,弟弟来收屋了,唐寅才仿佛意识到自己失去什么似的,站在屋头前,许久不曾离开。>
陆言问他:“公子,我们何处去?”>
“去……去……”唐寅沉默了一会儿,“另筑住所,名唤桃花坞。”>
“哦。”>
屋子虽然不是他的了,但其他的田地还是有唐寅一部分的。>
是以,另外找一个能起屋的地方,不是太难。>
陆言找到一片山头,上面栽满了桃花,现在不是花季,并不好看。不过可以见得,如果是春天桃花盛放的时候,应当是十分好看的。>
“就这里吧。”陆言说道。>
唐寅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
因为,他不是动手的人。>
他就是个文弱书生,和陆言比起来,动手能力为零,所以他只是坐在石头上,看着陆言忙忙碌碌。>
陆言上山,砍柴,劈木,起屋。>
他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这么强大的动手能力,好像是手一握上去,就自动知道怎么做了。这当然要归功于前面世界里各种捶打磨练,造就了他一身流落荒岛流放远古也能获得有滋有味的生活技能。>
唐寅呢,爬山去了。>
他爬呀爬,然后爬出了一首诗来。>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作完之后,唐寅分外满意。>
此时的他终于想起来还有一个正在忙活的小书童,于是专注当下,回来干活了。>
忙活了大概一个月,在唐寅时不时搭把手,陆言主要负责大部分劳动的情况下,一个草庐拔地而起。>
陆言当场劈了一块木头,写了桃花坞三个字,流传于世的桃花坞,终于诞生了。>
不错,他又一次创造了历史。>
陆言拍拍手,十分满意。>
如果手头有相机,他真应该拍照留念一下。>
唐寅见了,哈哈笑道:“不错不错,颇有意境,颇有妙趣。”>
“世人笑我太疯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