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修复(2/3)
正此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忽然响了起来。>
赵琢一接,是陆言打来的。>
“哥?!你可终于有音了!”赵琢声音欣喜万分。>
陆言问道:“办公室现在有人吗?”>
“有有有。”>
“我这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准备工具千万办公室,你们等我,一会儿要开个小会。”>
“突……突破性的进展?”赵琢脑袋懵了一下。>
这不是正瞌睡着,送来枕头吗?>
正头疼着怎么破解美人图的难题,结果消失两天不见人影的陆言,忽然说有了突破性的紧张。>
赵琢感觉天晴了,雨停了,他又行了。>
刚刚的郁闷一扫而光,赵琢道:“好!马上准备!”>
而一旁,余文晓通过赵琢的话,把事情推测了个大概。>
余文晓有些迷糊,着急道:“等等,等等!!怎么回事?什么突破性进展?怎么忽然就有了突破性进展?!”>
“这我也不知道呀。”赵琢笑得合不拢嘴,“反正你管他呢,陆哥说有突破性进展,那就是有突破性进展,你配合着就是了。”>
“可是……怎么可能这么巧?”>
“这怎么能叫巧?只不过陆哥正好有我们需要的消息资料罢了。”赵琢看着余文晓,反而觉得他不可理喻,眼界够低,格局够小。>
“看来你是不知道陆哥的藏品,到底有多丰富了。”赵琢摇摇头,“等着看吧,你等下肯定会大吃一惊。不要用你浅薄的见识和有限的想象力,去揣测陆哥家里的藏品到底能有多少,你永远想不到,永远猜不出。”>
赵琢已经见识过了。>
除了大呼牛逼之外,已经没有别的想法了。>
余文晓:“……”>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陆言到了。>
他拎着那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作画的工具。>
一幅来修复的样子。>
赵琢早就把会议室收拾出来了,让陆言坐了主位。>
对此余文晓有些许微词,但不敢发表任何言论,只能委屈巴巴坐在下方,等着陆言主持会议。>
陆言把之前拍摄的文字图像和手稿图像拿出来,临时编造了一段说辞。>
“我这两天一直在我家的书房里翻阅资料,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让我找到了一点消息。”>
“你们看看这个手稿的字迹,是不是和美人图的落款笔画字迹,是一样的?”>
“还有这个图画手稿的风格,是不是也是和美人图同出一辙?”>
经过陆言一番解释,赵琢和余文晓琢磨了一下,发现果然是差不多的。>
单纯是从风格上去看,确实极为可能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
“这是谁的手稿?这些资料,都是怎么获得的?”赵琢问道。>
“这些手稿和资料,都是我太爷爷年轻的时候收集得来的。信息很杂很乱,放在我家吃灰了好多年。我小时候就翻看过这本诗集了,它的名字叫《唐伯虎诗集》,只不过我当时年纪小,也没放在心上,以为是不重要的东西,没人管。”>
“直到近日,才终于重新翻出来,重见天日了。”>
“至于唐伯虎是谁,我也不知道,可能在别的地方,有文献资料记载吧。”>
太爷爷,又是太爷爷。>
陆言发现,有时候死人比活人好用多了。>
因为太爷爷死了,所以他几乎无所不能。>
陆言手头关于唐寅的文物有限,所以只能提供这么多。>
余下的那部分,只能由别的文献资料来提供。>
按陆言的猜测,估计不久之后,就会问世了。>
既然存在,那必然被发现,只是时间问题。>
赵琢点了点头,说:“既然在陆哥这里有了文献资料,那么在别的地方应该也还有资料,只不过是我们暂时没看到而已,总不算事无迹可循了。”>
“从这本书稿的诗词来看,这幅画的主人,确实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个颇有成就的画家。如此人才,确实不应该被埋没了。”赵琢发自内心的赞赏道。>
至此,余文晓也是无话可说了。>
他只庆幸自己,在陆言开口之前没有开口,不然现在可能又要被笑话一番。>
“那就……那就开始吧。”余文晓说,“开始修复吧。”>
陆言点了点头。>
这修复的主要工作,当然是由陆言来完成。>
表面上看,主要参考陆言拍摄的这些手稿的风格来进行修复的,但实际上,这些图像资料,只不过是拿来给赵琢和余文晓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