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推波助澜(1/3)
最终,陆言总算是软磨硬泡,拿到了公众号稿子的撰稿权。>
赵琢本来有些许不放心,害怕会出什么幺蛾子。>
但是,这个疑虑很快就被打消了。>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被陆言说服了。>
陆言说:“怎么说我也是研究院的编外人员,还是特聘的,写的东西当然不会越界。至于水平怎么样……”>
“你不是去看过我博物馆的展览了吗?那些文物的文案都是我写的,对我有点信心。”>
博物馆的文案,赵琢当然知道。>
陆言的水平他也是相信的。>
好像……没什么可操心的。>
就这样,赵琢就让陆言去写了。>
只不过还有一些需要嘱咐的细节。>
赵琢说:“让你写。不过最终的稿子,你得让我过一遍。不是不相信你的水平,我是害怕你会触发和谐大神。”>
陆言表示很明白。>
现在的审核机制奇奇怪怪,你永远不知道就戳了审核哪个点,莫名其妙就越界了。>
这种时候,稿子整个给你屏蔽掉,连点骨头灰都不给你剩下。>
陆言不是来捣乱的,拿到手头的差事,当然会尽心的办好,才能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只不过是贪图人家历史研究院公众号的那点粉丝量。>
从粉丝的数量来看,研究院公众号的粉丝数量,还比不过陆言那家博物馆的公众号。>
可是要从粉丝质量来说,官方公众号的粉丝量,应该足以吊打其他一切账号。>
本身会关注历史研究院的公众号的人,就是对历史有兴趣爱好的。>
又或者是职业相关的。>
不管如何,粉丝的组成元素相对来说要更加精纯,也更好发动他们。>
陆言是想要利用这一帮粉丝的号召力,影响力,来更快的扩大唐伯虎的知名度。>
目标很简单,但通往目标的路上,往往不那么简单。>
唐伯虎这个名头,对于蓝星人而言,就是一个路人甲的名字,没有任何的突出性以及特殊性。>
他的墓才刚刚挖出来,他的诗词手稿图画,才刚刚面世,为世人所知。>
一切都是初生的模样。>
对蓝星人而言,他是陌生的。>
要去了解一个陌生人,对一个陌生人感兴趣,这是一件极难做到的事情。>
不过对此,陆言也早已有了对策。>
如果正史不足够吸引人,那么加上一些风花雪月的轶事,往往有奇效。>
人的天性本能是热爱八卦的。>
只要有八卦,就有热闹可以凑。>
有了热闹就有了人。>
陆言打算先编点不那么离谱的,能够取信于人的小故事,作为额外的阅读资料,来加深人们对唐伯虎这个名字的印象。>
至于材料和怎么编,陆言已经想好了。>
在《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的初代版本中,是出自《三言二拍》里面的一则短篇小故事。>
名为《唐解公一笑姻缘》。>
陆言特意查阅了一翻,蓝星上虽然没有唐伯虎,但却有《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里面,也正好有这么一则短篇。>
虽然蓝星上的这则小短篇和地球上的有一些许微弱的差别,但是总体大差不离。>
陆言稍微改一改,就能用了。>
之前的人们只是单纯的把这个短篇当成是小故事来看。>
而现在,这一则故事,有了原形。>
陆言很快就把唐伯虎资料撰写完毕。>
稿子旁征博引,根据考古出来的各种资料,以及之前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从多方面展示了唐伯虎这个人物形象。>
再加上后面引用自《三言二拍》里面的段落,更增加了读者的遐想。>
本来那点风花雪月的事,就天然能够刺激多巴胺分泌,使人的大脑获得预约。>
现在又加上了唐伯虎生平背景,什么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捆绑出道,男神天团,使得这个小故事看上去更好磕了。>
陆言把撰写完毕的稿子发给赵琢看。>
赵琢看完了之后,有一瞬间的犹豫。>
不是说这个稿子不好,而是有一点点冒险。>
毕竟,他们这个公众号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发表平台,但也代表了官方。>
可读性这么强的文章一经出现后,肯定会引起读者的注意。>
问题的关键就是,里面的这些逸闻,并非经过考证的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