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丝绸之路(2/3)
土地。>
想走完天下,哪怕给乾帝百岁生命,怕也是不够。>
想到这里,铁木真昂首道:“成王败寇罢了,本汗不后悔率部南下,只后悔没有更早南下中原,扼杀你的壮大。”>
“好,大汗不愧为性情中人,朕亲自送你一程,怪只怪你今生不为我汉族。”>
说完,楚歌摘下马侧的陨星弓。>
挽弓搭箭,一气呵成。>
一道箭光急速闪过,刺穿铁木真的胸膛,带着铁木真的尸体抛入人群。>
“大汗。”>
“大汗。”>
“杀啊。”>
“给大汗报仇。”>
“报仇。”>
看着驱策而来的蒙古残兵,楚歌大手一挥:“全杀了。”>
一声令下,箭雨其下,炮火分飞。>
一炷香后,草原上留下一片残骸。>
之后的几天,楚歌把一众将领分开。>
有人南下绞杀蒙古残兵,有人带队收降俘虏,有人率兵北上追敌。>
有侦察机的辅助,很少有人能逃过大乾的搜寻。>
一年之后,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更加完善,第一批客运飞机实现了短途飞行。>
至此,距离不再是阻拦大乾征服世界的障碍。>
洛阳。>
议事厅。>
楚歌召集众人前来,对草原的全面占领发表意见。>
“首先,建设一条直抵北海的铁路线,然后沿着铁路线修建城池,嗯,就每一千里一座城池好了。>
城池建好后,后续的辎重和人员由飞机运送,然后派兵进驻这些城市,>
北地苦寒,朕也不要将士们一辈子呆在那里。>
这样吧,军部制定北地轮换之地,每过一年,各军轮流派人驻守,>
诸位可有意见?”>
楚歌话落,董卓连起身道:“陛下此议若是被将士们知道,将士们必感恩戴德,属下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众人翻了个白眼,好在他们都习惯了董卓的阿谀献媚。>
贾诩起身道:“陛下此议甚好,在草原上设城池,也能预防草原部族壮大,待我大乾百姓人数拥挤后,也能朝草原移民,此乃有利千秋之议,臣无异议。”>
“臣等无异议。”其他人也跟着附和道。>
“很好。”楚歌笑道,“那各部配合行事,一应辎重上报上来,至于建城人员,就用抓获的各族奴隶好了。”>
“是,陛下。”>
会议结束后,贾诩和李儒留下。>
楚歌带着两人来到花园中,各自坐下后,楚歌开口问道:“文和、文优,西域各国的情报可搜集完全?”>
贾诩和李儒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李儒开口回答:“陛下,监察部已经为西域诸国建档,陛下可随时查阅。”>
“若朕想派兵占领西域,可有困难?”楚歌饶有兴致地问道。>
“陛下。”贾诩道,“以我大乾兵锋,臣相信当今世上,没有哪个国度是大乾的对手,不知陛下为何独独对这个蒙古人辖下的地方感兴趣。”>
楚歌愕然。>
是啊。>
西域,丝绸之路在古代历史上有不同意义的象征。>
可以说西域是联通东西方的必经之路,丝绸之路更是被誉为黄金之路。>
不过那是古代国度,因为那些国家没有走出大海,没有其他通道通向西方。>
可大乾不同,大乾有蒸汽船通往西海,如今又有飞机。>
大乾有南洋之地,有美洲之地,还有今后要征服的西方世界。>
这些地方,哪个不比西域诸国大,哪个不比西域诸国物产丰富。>
“不错,是朕着相了。”楚歌摇头道,“不过大乾的目标是占领全球,西域诸国也是我们的征服目标。>
这样吧,既然西域不重要,你们可有推荐的人选,朕让他慢慢带人征服对方就是了。”>
贾诩道:“陛下,魏文长和郭奉孝距离西域最近,让他们从旧唐地出发,可直去西北,通往西域诸国。”>
魏延和郭嘉,还有黄忠的组合吗?>
楚歌点点头,有这三人再加大乾的精锐士卒和精良装备。>
又有后方的支持,想来征服西域诸国不难,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好,明日朕就拟旨,让他们出发西域。”>
贾诩笑道:“如此一来,工部官员又要忙了。”>
打通关西域,自然不是派人过去就行。>
那样的话,只要派驾飞机过去宣誓主权,把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