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白圭(2/3)

来,给齐国带来了一个神话,一个传说。

当然,马车是死物,但是马车里的人确是一个不容轻慢的存在。原魏国的重臣,如今诸夏的财神,白圭!

是的,这是白圭的座驾。那挂在车棚外,斗大的木牌上,白氏的族徽是那么的显眼,夺人二目。只有位居真正的高层,才会明白那象征着流水涛涛的族徽,代表着何等的含义。

白圭善于治水。于魏国庙堂之时,大力发展水利,魏国因此变得国库充盈。其人还曾经问道于孟轲,可谓是一代能臣。

(注:成语‘以邻为壑’即出于孟子与白圭的对话)

其后,白圭看透世情,辞官归隐,至心于财货。更是从此遍游列国,最后才选择了临淄,作为自己家族的族地。

当初,齐王田因齐,正受到周王室的非议,弄得整个齐国饱受列国的鄙夷。当此内外交困之际,享誉诸侯的大贤,白圭来齐,这如何不让大家喜出望外呢?

虽说,白圭并不是入士齐国的庙堂,但是,人的名,树的影儿,有这么一位身份赫赫的大贤主动来临淄定居,这显然给齐国于诸侯之中增加了不少的威望。

而后,没几年,齐魏交锋。大齐于马陵大败魏武卒,更是歼灭了鼎鼎大名的庞涓。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威震诸夏了。

这场旷世大战,其中,不得不提起三个人。

第一个,当然就是那传说有神鬼莫测之机,兵法大家孙武的直系族孙,世间第一高人鬼谷子的学生,孙膑了。正是由于有了孙膑的出谋划策,齐国才能一举击败中原的霸主,魏国。

第二个,就是如今齐国庙堂之内,风头强劲的靖郭君,田婴了。当时的田婴,还十分的默默无闻,就是马陵一战,才能他走上了前台。由此成为了齐国有一个正治明星。其后,才能顺利的接替田忌,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方势力。

(注:马陵之战后,齐王惧怕田忌兵权在握,因此想削他的兵权。是时,孙膑曾建议田忌,兵进临淄。结果,田忌不从。而后,黯然地离开了齐国的正直舞台,投奔了楚国,最后郁郁而终。)

第三个,也是如果不是深知内情的人绝对不会知道的人,就是白圭了。

打仗其实就是在打后勤。所谓后勤其实就是钱。数十万军队的集结、调动、奔袭,其中的辎重、粮草、军械等等,那都是要钱的。

虽说,齐国地处东海,国库充盈,但是,这场关乎国运的战争也是极大的消耗了齐国的财物。

就在这个时候,白圭却意外地秘密出资给了田因齐,大大缓解了齐国后勤的压力。由此,齐国正式步入了辉煌。

白圭此举,不仅赢得了齐王的好感,更加得到了知情人的尊敬。当然,自此以后,白氏,也成为了齐国第一大的商业集团。几乎包揽了齐国所有的经济往来,特别是粮食。

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的齐国人,包括田因齐自己,每天都在吃着白氏的粮食。

有了如此的规模,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白圭并没有再继续加大自己的影响。反而,对其他巨商以及田因齐,割除了很多业务。这更让齐王欣喜了,由此白氏商社,发展的更加快了。

淳于髨作为了解所有前因后果的一员,当然知道‘白氏’在如今的齐国,意味着什么。具风闻,白氏已经开始暗自支持太子田辟彊了。显然,白氏更加辉煌的未来,就在不远的将来。

不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对于白氏大张旗鼓的对齐国庙堂的渗透,理智的齐国重臣们还是比较抵触的。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如今齐国的国相,邹忌了。他不止一次的对田因齐进言,要小心白氏的尾大不掉。齐王对此深以为然,所以,也在一点点的对白氏进行打压。

白圭作为一个聪明人,明显感觉到了空气中的不安。所以,白氏也开始了收敛。当然,明面上,是不能一如既往了,但是,私下里,对太子田辟彊的支持却更大了。

邹忌对此当然是了然于胸的,所以,才会主张由齐王田因齐的小儿子,卫国夫人所出的田郊师,代替田辟彊。并因此联络了很大一批的重臣,站到了‘废太子,另立’的阵营。

作为两不相帮的淳于髨,一切都是看在了眼里,所以才会深感水面无波的可怕,才会担心今后齐国的未来了。

好在,白圭病倒了。听说还很严重,都在传说,可能过不了今年了。白圭病重,白氏,由其子,白平掌管。

白平,字子师,是白圭的小儿子。原来他有一个大哥,白安,但是天不假年,壮年时就过世了。所以,从此,白圭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小儿子身上。

白子师,也很做脸。而今不过而立之年,手段和作风就有乃父之风了。在临淄城里,可以说,没有不佩服其人的。淳于髨就是其中一个。

如今,他再次看到了白氏家主的座驾,再次看到了那枚醒目的白氏族徽,联系到白圭的病重,显然,今天,在这临淄的城门处,白氏如今的掌舵人,白平到了。。。。

对于白平,自己不能说是惧怕,但是,想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