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节:八方引动 十(2/2)
道涟漪。
水仙刀锋芒再现!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宋玉终于施展出了天刀第一式,此刀诀源自上古屈原楚辞,原文则是:“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其意大概可以理解为:从远古开始以来,谁将万物之理教导流传?那么天地混沌未开之时,这万物之理又是如何去得到的?
这种拟问被称为哲学,可宋缺却借问天而问己。万物未开之时一切的一切从何源起?难道后世万物皆由前人所定,难道他的刀就走不出前人的身影?
不!人的躯体为本我而意志为自我,本我在尘世中沉浮可自我却是天地唯一。
刀与身合便是与本我合、与自我合,唯有刀、体、意三者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人刀合一之境。这才是真正的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神凝始可意到,意到手随。
问天第一刀,我刀既我道!
这一刻没有刀气纵横,因为水仙刀上不再有半分力量,所有的力量都蕴在了宋玉体内。可失去力量附着的水仙刀却更加令人难以捉摸,它更加轻柔飘渺、虚幻近仙。
在普通人眼中宋玉的刀法绵柔无力杂乱无章,可在高手眼中却难以揣度几近“无招”。而李淳风虽不落下风却早已防多攻少,个中滋味恐怕唯有场中二人自知。
当第一刀斩落时候宋玉便知自己失去了战胜李淳风的机会,因为李淳风第一时间做出了最正确的应对,他没有强撼天刀而是选择了全面防守。
李淳风看似毫无还手之力其实早已在四周布下了道道真气,这些真气对宋玉的束缚越来越强,而水仙刀的刀势自然也逃不出这些真气的感知。
“我败了。”宋玉收起了水仙刀,他的实力尚无法避开李淳风的气机感应,李淳风的手段简单却十分有效。
“天刀可服?”李淳风仗剑而立,强者之姿配上俊朗的外表瞬间吸粉无数。
“若我内力修为与你相当便可斩破你的真气蛛网。”宋玉冷冷地看向李淳风道:“你想坏我刀道意志说明你怕了,你怕我终有一天会超越你。”
李淳风淡然一笑不再言语,可他的目光却深深地刺激到了宋玉。三年前他被李淳风一招击败时对方也是这般不屑一笑,这种无视一切高高在上的目光深深地刺痛了同样高傲的宋玉。
“哈哈哈,淳风兄乃李家当代第一人,平日里享用的武道资源何其丰富,宋兄今日败之又何须介怀?”就在这时薛平突然来到了宋玉身边,只见他自来熟地勾着宋玉的肩膀说到:“更何况刚才你的刀势被护城大阵所阻才会慢上半息,某人这才有机会提前布下真气大阵请宋兄入瓮。”
薛平还是那般爱折腾,可他的话却让李淳风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先前护城大阵的震动的确令他提前心生警觉,可这并不代表他无法抵挡住宋玉的问天第一刀,只不过会稍许麻烦一些而已。
“天刀第一式又分九刀,若我能将这九刀完美融合就算有护城大阵阻隔又如何?”不料宋玉却摇头道:“我言独孤轩无法做到万刀归一,我自己又何尝能做到完美?我只是刚刚踏上刀道一途而已,此战败便是败,想坏我道心却是妄想。”
李淳风瞬间高看了宋玉了几分,唯有敢于直面失败的人才能在武道一途越走越远。不过此时他的注意力却集中在了薛平身上,这等眼力与见识绝不非普通人可有。
“阁下似乎也是同道中人,未请教?”李淳风相信自己的判断,普通人怎么可能在他的气场之下谈笑自若?
“师出何门?难不成你认不得我这身衣服?”薛平“嘿嘿”一笑抖了抖自己的衣衫。
“唐门?蜀中唐门似乎没有阁下这号人物吧。”李淳风心生疑惑,他在外游历时曾在唐门待过一段时间,因此能够肯定唐门内没有薛平这号人物。
“你我较量一番不就知道了?”薛平大咧咧地往前一站,而宋玉则退下战台回到了宋阀阵营。
“当日唐门大师兄唐白风曾与我斗剑百招,今日便让我见识见识阁下又有何手段吧。”武功路数的确是判断某人门派来历的重要依据,李淳风相信薛平不可能在他手下藏拙。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