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游子回家(1/4)
华安安睁开眼睛时,首先看到白色的墙壁。房间里光线柔和明亮,悄寂无声。他似乎走出一个漫的隧道,从一个古朴,雅致,华丽而又繁复的梦境而来。这一路跌跌撞撞,无滋无味,只为寻找一个出口。他感到孤单无助,身心疲乏,时常陷入迷惘和绝望中,因为自己的软弱而哭泣。
当他看到房间里简单明快的色调,他感到踏实,又睡着了。
当医生和护士围上来和他说话时,他感到这些人的衣服白得刺眼。似乎周围每个人身上都有明显的缺陷,令他生厌。医生脸上白净细腻,没有胡子,活像个公公;护士头上没有钗簪珠花,一穷二白,就像渔民的女儿。
领导们来看望他,尽管吐沫星子乱飞,他只觉得他们言语苍白刺耳,过于直接露骨。
华安安的视觉和嗅觉渐渐恢复,他已经能看清楚比较小的物品。医生对他说话,也不用提高音量了。他觉得很烦躁,这里的一切,他都看不顺眼。唯一让他欣慰的,到处都是明亮的光线。
华安安扶着床站起来,试着走了几步。腿里像灌了铅,沉重得能把他拖倒。
基地领导又来看望他,他连忙拱手施礼。领导们一愣,然后大笑起来。副总指挥说:“这一年的经历,给你们每个▲■▲■▲■▲■,≧.≧.≌人都留下了太深的印记,到现在都改不过来。祝子山见了人,派头十足,只是拱拱手,皮笑肉不笑。你还算雅一些。陈宝和邓坚,简直就是一对活宝。见人就点头哈腰,滑得像两只泥鳅。吃饭都不让护士喂,要自己拿手抓着吃。”
华安安还有些木然,但他知道那两个人都是自己的伙伴,就拱拱手说:“他们流落社会下层,生活艰难,难免沾些匪气,还望诸位领导海涵。”
基地的陈部说:“你们四位实验员,就数陈宝和邓坚恢复得最快。这二位,护士一不注意,就跑到院子里遛跶。奇怪的是,他俩总喜欢跑到食堂后面,翻窗户跑进去偷东西吃。每天早晨护士查房,都能从他俩床底下翻出食物来,都成基地的笑话了。”
两个月后,祝子山工作队的四名实验员全部康复。基地召开了一系列的表彰大会,给予他们应得的奖励和荣誉。由于这是秘密部门,他们不可能像探月英雄那样,受到广泛的关注。表彰会的一切都在基地范围内悄悄进行。祝子山被授予国家级重要贡献奖,他本人被授予“科技探索先锋”的荣誉称号。其他三个人升为国家一级实验工程师。
祝子山因公致残,退出实验员队伍,成为实验员管理中心主任。
其他三名实验员经过此次任务的考验,成为实验员队伍中的骨干精英。国家希望他们再接再励,继续为科研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四个人的工作报告很有意思,基地在表彰他们的事迹时,说:“祝子山先锋任劳任怨,时刻牢记肩上的重任,立誓要把工作队员安全带回基地。他鼓舞队员的信心,让他们鼓足勇气,去面对无法预知的生存环境,克服一切困难,为一年后的胜利回归,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和华安安一级工程师一组,为了求得生存,奔波千里,以干苦力为生。做过西湖清淤的民工,当过菜贩,为华安安工程师做出了极好的表率;华安安工程师利用自身特,以围棋教为工作,挣来微薄收入,勉强糊口,终于度过了无比艰难的一年。陈宝和邓坚二位工程师,以搬运工作为生,走遍了基地周围的山山水水。这些科研一线的精英骨干,身处异境,并不是简单地求取生存,而是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返回基地,利用自己的特,为国家重点实验项目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他们这种胸怀崇高理想,艰苦踏实的顽强作,值得基地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习。”
四个人写个人简历时,心照不宣,极力赞美自己,并不戳破别人。
享受半年荣华富贵的祝子山,成了身强体壮的挖泥民工。
华安安在棋坛上名噪一时,在他的笔下,成了收入微薄的围棋班老师。
陈宝和邓坚,把乞讨和偷窃,含糊说成搬运工作。
华安安和家里通了几次电话。他一年多没有音信,华爸爸差点去了武夷山找他。得知父母安好,每月都能按时收到他的工资,华安安感慨万分。想起自己曾经冒用妹妹华佳的名字,又觉得好笑。华妈妈三年没见自己的儿子了,在电话那头哭得一塌糊涂。
放下电话,华安安直接去找祝子山,要求回家探亲。
祝子山说:“基地正在准备下一阶段的任务,‘跳跃场计划’。目前正在挑选工作队员。在这个时候离开,会被人家看成是怯懦,是逃兵。听我的话,你最好能忍耐一下。”
华安安叹息一声,坐下来说:“可是,我已经三年没有回家看望我父母了。”
祝子山给他倒了一杯水,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许多人从试药员开始,一直成为实验员,四五年都没有离开过基地。为了保密的需要,我们实验员付出的太多了。可是,你想想,”他压低声音,“我曾经是乾隆的宠臣,如果不回来,一定会享尽人间荣华富贵。我为什么要回来呢?你在那里有痴情的恋人,有无比光的远大前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