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障眼投资(1/2)
“我们的产品成本价格,大约是定价的百分之三十。从明天起,各个洗漱点,开始三折销售我们的产品。并宣称,我们按照低于成本价来销售我们的产品,三天后我们会四折销售,如此直至全折销售,然后本活动停止。”
“要是三折的时候,有人来抢购,我们不是亏了吗?”老病号问道。
“不会的,特别是我们还在供应免费产品的时候。消费者会认为,过几天要低于这个价格。”韩国钧回答道。
“如果没有人买怎么办?”老病号接着问。
“不买我们就提价到四折。只是在三折到四折这三天,要辛苦焦厂长,需要带销售人员,分别与我们洗漱点周围的大超市谈判。跟他们谈进场、谈位置、谈价格。”
“好的,我明天一早就去。”焦德望回应。
“为了保证我们的计划顺利实施,前几天我通过私人关系,请印尼华氏集团驻我省办事处帮忙,请他们放个烟雾弹,表达他们对我厂进行投资的意向,一会我就打电话,我想他们会带着记者一起来的。有了这个意向性投资,等于给大超市吃定心丸。加之我们抢占的市场,我想他们会同意我们的不过分要求。只要产品进了各大超市,有了好位置,价格的差异会让一部分消费者在洗漱点买单。另外,我们试用产品时间已达一个半月,大多消费者对产品有了一定认知。与同品质产品相比,我们的四折、五折价格不高,他们会乐于接受。所以,我判断我们的产品会在四、五折左右在洗漱点大卖。”
“大卖倒好,只是利润有些低。”老病号说。
“只要我们的产品能深入本市人的心,那就踢出了我们走向省内的第一步。”李壮说。
“怎么也比堆在仓库强。”焦德望依旧面无表情。
“我只是着急了点。呵呵,着急了点。”老病号尴尬地说。
“着急也是对的,我们赔了太久,谁都想资金尽快回笼。”韩国钧不想在这个会上看到不团结的局面,给老病号解了围。
“哈哈,还是厂长理解我。”老病号得到厂长给的台阶后,没在这次会议中说出一句多余的话。
“李厂长,散会后,将现有的原料完全调到生产车间,今晚开始我们加班工作。前线负责洗漱的同志如果有日化生产车间的,一律调回,由其他两个车间抽人补上。”韩国钧布置道。
“厂长,有点困难我想提出来。”李壮说。
面对韩国钧面前,李壮没有了在王栋梁面前的卑躬屈膝、谄媚的表现。
“李厂长不要客气,想到困难提前说,这比在实际中遇到困难再去想办法解决效率得多。”
“现在前线负责每天早上洗漱的人,大多由日化车间的人组成。那是因为我们之前产品积压太多,生产线上用不到那么多工人。如果将他们调回来,势必要用第一、二车间的工人去顶替。那俩车间现在完成的是集团布置的任务,每天正在加班加点的工作,如果抽出去三四十人耽误一上午,完不成集团的任务怎么办?”
“李壮同志提的问题很现实,我们就用现实的办法去解决。能加班的同志,工厂按小时付出三倍工作奖金。我知道你那里现在的钱不多,在洗漱点卖掉产品的钱,不用等到月末,可以按周为单位,先期支付奖金。”
韩国钧的决定,老厂长给予肯定和支持。有了老厂长撑腰,其他人均无异议。
在开完会后的一个小时左右,两台全尺寸的黑色林肯越野车停到工厂门前。身着白色衬衫、黑色西裤的韩国胜,在王长鸣等人的簇拥下,来到厂门口。这群人中,还有一位穿着花衬衫,带着大号金戒指、小手指粗金项链及金表的六旬左右男人。
紧随这两台车后的,是一辆电视台的采访车,车里下来三名记者,其中一位抱着摄像机。
门卫早已得到厂长通知,看到来人的气势,便猜测到来路,赶紧打开侧门,将人让进厂内,与迎出楼门的韩国钧等人会面。
“你好,我叫王长鸣,是华氏集团驻本地的主管王长鸣。这位是我们华氏集团的华春胜华总,也是我们集团驻本省的最高决策者。”
王长鸣在介绍时,一直高傲的扬着头。只是在介绍到华春胜时,将头低下许多。在他内心,不是因为韩国胜,他才不会踏足这种没有前途的小工厂。
听到哥哥在华氏集团的名字,韩国钧有几秒的意外,但很快反应过来,走上前去与哥哥、王长鸣等人握手,并为他们介绍老厂长等人。
会见中,华氏集团由王长鸣为代表,提出各种问题。工厂方面,大多由韩国钧作解答。其间,在华氏集团队伍中,一直有一道温情的目光注视着韩国钧。
当华氏集团众人在厂门口即将离去时,韩国钧看到,王长鸣与三位记者分别握手道别,唐大则将三个厚信封分发给三人。
“我们华氏集团,作为华侨,一直心系国内环保事业。这次的春晖行动,与我们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我们特意来到这次活动的主办方,也是生产厂家,希望共谋发展,为国内环保事业尽我们华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