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1/3)
“进入军营, 当遵守军中规矩。”>
曹时居高临下, 俯视一干纨绔, 重点在态度轻慢的几人身上盯了两眼。>
“僮仆不许入营。”>
“操练期间, 披全甲, 弓箭刀盾不得离身。”>
“如有违令, 军法处置!”>
话落, 曹时右臂一挥,立刻有军伍上前,将随行的家仆骑僮逐出军营。营门关闭, 任凭他们如何喊叫,一概不理不睬。>
如果敢过分,当即有木矢射来。不致命, 但会让人疼痛难忍, 留下明显淤青。>
一切发生得太快,纨绔根本来不及反应, 家仆骑僮就被逐走。>
有人酝酿生事, 自己不想出面, 就挑唆旁人发怒。被陈蟜和窦良发现, 立刻联手阻拦。>
“军中规矩本该如此, 休要无事生非。”窦良拉住灌贤,低声道。>
稀里糊涂被人当-枪-使, 激怒曹时,真被军法处置, 丢的可不仅是自己的脸面!>
窦良是南皮侯嫡子, 魏其侯窦婴从子。>
因窦彭祖推崇老庄,窦婴好儒学,他自幼兼学儒道,在同龄人中堪称佼佼者。年纪渐长,跟在窦婴身边接触朝政,并在从父指点下整理公文,预期他日入朝,必然会有一番作为。>
被他拦住的灌贤,是开国功臣灌婴次孙,颖阴侯灌强亲弟。>
说起初代颖阴侯,同被罢官的代国相灌夫有不小的渊源。>
灌夫本姓张,其父张孟曾为灌婴家臣,受到赏识,方被赐姓灌。灌夫因罪除官,背后家族彻底没落。为摆脱困境,一度遣人前往颖阴侯府,希望灌强能出手相助。>
奈何灌夫得罪的人实在太多,而灌强不类其祖,除了一个爵位,身上并无一官半职。别说不想帮忙,就算想帮也无从着手。>
来人抱憾而归,灌夫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只能灰溜溜返回原籍。>
灌贤早看灌夫不顺眼,获悉此事,出于好奇,特地派人打探。>
几番打听下来,才得知灌夫落到如此下场,似同云中郡一名长吏脱不开关系。不等他进一步探听,天子下旨召边军入京,赵嘉赫然在列。>
对于赵嘉,灌贤始终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如今当面,知晓木台之上,那个身量颇高,面容极是俊秀的就是正主,不免有些失望。>
在他的设想中,赵嘉该是八、九尺的大汉。不说腰大十围,手臂粗如大腿,也当如大父一样面容刚毅,身材魁伟。>
结果竟是这样?>
现实和想象差距太大,灌贤顿感失望。>
庆幸有窦良在一旁提点,无论心中怎么想,到底没有表现在脸上。否则的话,质疑赵嘉,无疑是在质疑破格提拔他的天子。一旦消息传出去,灌贤势必要吃不了兜着走。>
灌贤回过味来,狠瞪一眼挑唆之人。>
被瞪的纨绔表情讪讪,再不敢轻易挑事。>
“取甲兵!”>
时辰已经耽搁,赵嘉提醒曹时,后者立刻命人搬来二十多件皮甲,以及负重所需的兵器。>
卫长子和另外三人负责搬运长戟。行到校场中,见到身披甲胄的卫青,没敢开口,只是用眼神示意,为亲弟鼓劲加油。>
“着甲!”>
曹时肃然表情,视线扫过众人,大有谁敢挑事,当场军法严惩的架势。>
纨绔们拿起皮甲,不约而同开始皱眉。>
以他们的身份,好歹该有将官的铁甲,怎能同军卒一般穿皮甲?还有,那些盾牌长戟是怎么回事?弓箭长刀且罢,他们又非持盾壮士,难道也要带在身上?>
有纨绔出声询问,曹时冷冷一笑。>
“身份,汝等是何身份?”>
父辈兄长是侯爵?>
他也是!>
他还是佚比两千石的校尉,统领天子亲军!>
区区一个贵人子弟,身无官职,敢质疑他的安排,生怕他找不到出头的椽子狠削是吧?>
曹时胸中运气,就要当着全营的面给出声之人好看。>
赵嘉咳嗽一声,对曹时低语几句,后者先是皱眉,随即表情舒展,再看面前一干纨绔,怒气全消,竟破天荒扯扯嘴角。>
李当户看向魏悦,以眼神示意:阿多又在打什么主意?>
魏悦弯了下嘴角:且看就是。>
“速速披甲,随营出操!”>
纨绔没敢继续起刺,满脸嫌弃地穿上皮甲,动作倒是不慢,也没有穿错,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盾牌长戟负于背,佩长刀时,系绳多绕几圈。”小吏检查过军伍负重,依赵嘉吩咐,用粗布捆上几截木桩,送到纨绔面前。>
“不习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