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2/3)
员进行救治。>
“一月为期,不限战法,留存最多者胜!”>
规则宣读完毕,各营军侯、屯长和队率先后出列,挑选趁手的武器,并从医匠处领取应急伤药。>
和寻常操练不同,这一次,从校尉到军伍皆是半甲,配备的武器仅有三样,弓箭、短刀和圆盾。>
训练开始,每人仅能携带三日口粮,并且不能带水。除了要躲避对手,更要从林中获取食物和水,尽一切可能生存下来。>
这样的训练方式,别说寻常军伍,连曹时和韩嫣都感到新奇。>
众人系紧皮甲,佩好武器,检查过口粮和伤药,依照哨音和旗令,分批进入林内。随着最后一名军伍踏入密林,实战训练就此拉开序幕。>
在结束的哨音响起之前,营门牢牢关闭,无天子旨意,任何人都不许入内。训练场四周遍布岗哨,苍蝇蚊子也休想轻易通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鼓声隆隆响起,传遍林间每一个角落。>
这是攻击即将开始的讯号。>
从这一刻开始,除了本营同袍,其他三营全是敌人!>
边军时常深入草原,深知在陌生环境下,仓促进攻不可取,隐蔽埋伏、侦查敌情方为上策。>
鼓声停止后,魏悦和李当户不忙于发起攻击,而是各自派遣斥候,并以队为单位,沿途分散开,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被对手发现围歼,同时确保己方能够顺畅联络,快速集结,对“猎物”进行包抄。>
这样的安排,是边军同匈奴鏖战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从将官到军伍,均是驾轻就熟。>
相比之下,羽林骑的行动就不是那么顺利。从一开始,缺乏实战经验的弱点就-暴-露-无遗。>
曹时韩嫣早有定计,可计划能否成功,关键不是落于纸上,而是准确灵活的指挥调度。>
云中骑和上郡骑兵陆续消失在林内,多数羽林骑还在茫然四顾,有几人过于紧张,不小心踩中陷阱,战斗没打响就宣告“阵亡”。>
眼见情况越来越糟,曹时心急火燎,韩嫣也难保持冷静。>
硬被按到军需官职位上的彭修,无奈挺身而出,向两人献计,不能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实在不成,唯有放弃隐蔽,队伍集合起来,前后左后加强戒备,依靠人数向前推进。>
“如此岂有胜算?”曹时很不情愿。>
彭修想要叹气,更想撂挑子不干。>
好在理智占据上风,无论如何,自己终归是羽林骑一员。>
“校尉,我等的对手是边军。”>
羽林骑压根没见过血,最接近实战的经验,还是同王国精锐的演武。>
平时操练都是被其他三营按在地上捶。换成这次,能尽量拖延时间,借机锤炼士卒,别开始就出局已是万幸。想旗开得胜,高奏凯歌,就两个字,做梦。>
“阿时,此言在理。”韩嫣冷静下来,细思彭修之言,一同加入劝说曹时的行列。>
曹时眉心紧锁,再不情愿也得承认,现下的羽林骑完全不是其他三营的对手。玩计谋不成,硬碰硬同样会被收拾得很惨。>
反正都是陪练的命,两害相权取其轻,能多撑一天是一天,先学到经验再说。>
曹时想通之后,命令迅速下达,分散开的羽林骑快速集结,由斥候在前引路,力壮者断后,并将圆盾集中起来,护卫在队伍两侧。防御力如何暂且不论,至少在心理上是个安慰。>
在云中骑和上郡骑兵选择隐藏,伺机而动时,曹时率领的羽林骑却是大摇大摆,光明正大在林中行动。>
事实上,彭修的提议并非是破罐子破摔,而是深入经过考量。>
四营之内,羽林骑人数最多,加上此次配发的箭矢有限,且是容易损耗的木矢,遇上集中起来的羽林骑,无论魏悦还是李当户,没有百分百的把握,绝不会仓促攻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羽林骑身上耗费太多箭矢,不等搜集战利品,背后遇上其他两营,势必会落入下风,同胜利失之交臂。>
对边军而言,反正训练刚刚开始,接下来足有一月时间,想解决羽林骑,办法有得是,无需急在一时。>
这种情况下,羽林骑有惊无险,先后经过上郡骑兵和云中骑的埋伏点,幸运地毫发无伤。>
过程中,探路的斥候察觉不对,虽没发现对手的切实踪影,但也不敢心存侥幸,迅速禀报曹时。>
曹校尉当机立断,加速向前。>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无论对手是否真藏于附近,也无论是哪支队伍,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发起攻击,总之,先离开是非之地,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再做商议。>
令人尴尬的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