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造把反[下](7/10)

城。兵将开始大规模出走:

胡其相率精锐部队出逃,被湘军截杀,无奈投降;

杨再田连日苦战,连夜遁逃;

林彩新带花旗军三万脱离战场;

翼王头号骁将石镇吉撤至闽西南,自成一军,再不接受石达开号令。

石达开在多次失败后,取道重新转入江西。

攻占南安,聚兵二十万。

此时,江西大部州县复为清军所占,孤军无援。石见湘省空虚,乃决定撤离江西,攻打湖南。

1859年2月底,石达开率十万之众由南安入湘,连克湘东南三大要塞桂阳、宜章、兴宁。

郴州、永州等地天地会聚众响应。

湖南军政大员骆秉章闻石大举入湘,上奏朝廷,曾国藩星夜急调湘军八营防堵。左宗棠也令各地乡绅整顿团练,严密布防,迟滞石达开的攻势。

八万太平军围攻永州不克,北走宝庆府。

揭开了宝庆大血战的序幕。

石达开当时的围城部队,号称“三十万”。

宝庆守军大约四万。

双方浴血奋战。

湘军内外援助断绝,正是太平军血战破城的良机。但石达开畏惧打硬仗,进攻数日便放弃,欲作长期围困。

湘军刘长佑、何绍彩、李续宜部相继来援,大队于宝庆城外连日激战。

石达开自率大军抄袭李续宜营寨,遭湘军突击,损失惨重,四十八名将领被活捉,士兵战死八千,投降者万人。

翼王不接受失败,孤注一掷,再与李续宜决战。

对湘军营地发起连番进攻,虽败不退,持续十余日。遭李续宜抄袭后路,部众四散逃奔。

石达开见宝庆坚不可摧,意图从郴州、永安撤退,左宗棠派兵追击,湘军田兴恕、刘长佑部一路穷追不舍,在东安追及石达开主力万余人,两军血战,太平军一败涂地,仅余数百人逃奔。

湖南褒忠录载:

石达开所部流窜湖南各地时,掳掠壮丁、妇女、杀害僧侣、抢夺物资,“一路蹂躏”,手段之残忍,较之近代野蛮军阀有过之而无不及。

拉壮丁“不从,砍其头,血流被面;仍不从贼,以刀刺其背,洞穿而死”

“剖腹剜心而死。”

“不从,辱骂之,贼断其腰而死。”

贼强解其衣,周氏咬其手而骂愈厉。贼断其舌,周氏喷血讵诅,二贼以乱矛丛刺之,乃绝。”

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犯湘乡,18岁村女爱姑预先将贴身衣裤上下纫缝,藏身于甘蔗地茅舍中。

太平军搜寻甘蔗田,见其俏丽,欲行非礼。

爱姑宁死不从。

急于发泄的士兵撕拽衣裳,强行搂抱,爱姑与之扭打,骂声不绝。相持良久,甘蔗披靡而倒。士兵得不到满足,狠狠砍了几刀转身骂骂咧咧地离去。

事后,村民敛尸,见爱姑衣裤缝的紧紧的,指甲里满是泥沙。

周遭甘蔗皆被鲜血染红

观者无不落泪。

石达开窘迫之下、收齐溃散残兵,又在全州等地招兵,部队恢复到十数万人,开入广西庆远府。

庆远地瘠人稀,严重缺粮。

太平军一面强行征粮,一面扩军达三十万人。石达开虽声称“逐日操练士卒”,但部队的战斗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几次与湘军田兴恕部交兵,屡战屡败。

不得已退出庆远。

亲信部将们思念故主,不断发动兵变,要求回归天京。

石达开勉强率领还忠于他的队伍,回到了家乡贵县。部下吉庆元彭大顺等建议他回天京请罪,重保天王,石达开却意志消沉,甚至想归隐山林。彭、吉二人见他如此,便自率二十万太平军离去,经湖南、福建,再到江西,一路血战,最终投靠在忠王李秀成的麾下。

石达开躲进了山林,想闲云野鹤了此一生。

但朝廷四下悬赏缉拿,使他无处容身。

无奈只好重新出山。

石达开在贵县收编李福猷的队伍,又合并大成国残部数万,招集了四万人马,号称十万,打起了远征四川的旗号。

1862年2月经湖北利川进入四川。

取涪州,略叙永,向东入贵州。

攻大定府不下,又西走毕节,进入云南边境。

11月中下旬,再由滇北镇雄北上入川,连占高县、横江镇、双龙场、玉黄楼一带,准备抢渡金沙江,图谋叙州府。

与清军激战于横江,伤亡较大。

撤回云南。

1863年同治二年3月率军复进四川,沿金沙江西行。5月14日,石达开部抵达大渡河南岸土司王应元之紫打地,河对岸尚无守军,如及时征集船筏,一二日内即可渡河北上。

石达开的姬妾生子,全军庆贺三日。

夜半骤降大雨。

河水暴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