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附来裙带能谄能骄掌到银钱作威作福(1)(2/3)
不问。于舅太爷却勤勤恳恳,事必躬亲,于这位外甥的事格外当心。那些跟来的管家,都是在京里苦够的了,好容易跟着主人到外省做官,大家总望赚两个。谁知碰见了这位舅太爷,以后的好处且慢,但就目前路上而论,甚么雇车子,开发店家,有心赚两个零用钱亦做不到。因此大家没有一个欢喜这位于舅太爷的,而且都在少主人面前他的坏话。
在路晓行夜宿,非止一日,早已走到山东济南府城。禀到,禀见,缴凭,投信,一切繁,不必细表。抚台接到沈中堂的私函,托他照应甄学忠,自然是另眼看待。到省不到一个月,抚台避嫌疑,不肯委他差使。齐巧那时候办河工,抚台反替他托了上游的总办张道台。算是张道台上禀帖,向抚台这甄牧如何老练,如何才干,“目下正值需才之际,可否禀恳宪恩,饬令该牧来工差遣,以资臂助”各等语。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甄学忠奉到了公事,连忙上院叩谢。抚台当着大众很拿他交代一番;又:“你到省未久,本还轮不到委什么差使。这是张道台有禀帖在此,禀请你去帮忙;好生干!”甄学忠连应了几声“是”,下来大家都他一定同张观察有什么渊源。还有人来问他,甄学忠回称:“素昧平生。”大家都不相信,还他有意瞒人。甄学忠自己亦摸不着头脑,人家都他闲话,无可置辨。后来到得工上,叩见了张观察,张观察同他很客气。第二天就委了他买料差使。上来叩谢。张观察晓得买料事繁,当面荐了两个人,一个萧心闲,一个潘士斐,:
“他二人于办料一切,都是老手。”甄学忠又怕荐的人没有自己人当心,于是又写信到公馆,请他娘舅于舅太爷赶了来。于舅太爷一听外甥有了事,自然也是欢喜的;便道:“这买料的事上关国帑,下关民命,中间还关系委员的考成。若是没个人去监察监察他们,这些人我是知道的,什么私弊都会做出来。”因此接信之后,便赶着赶到工上。有他一个清眼鬼,自然那些什么萧心闲、潘士斐,以及一班家人们,都不敢作什么弊了。然而大家一齐拿他恨入骨髓。不在话下。
且甄学忠到省不及一月,居然得了这个美差,便有他的堂房舅子姓黄绰号黄二麻子的,前来找他。他太太是湖北人。这黄二麻子是他大舅子。齐巧这年正在山东潍县当征收,看了辕门抄写得妹丈得了河工差使,他便想赶到省里来:一来望望妹妹;二来想插手弄点事情做做,总比他当征收师爷的好。主意打定,便在东家跟前请了两个半月的假,上省找他妹丈。他这个馆地原是情面帐,东家并不拿他十二分当人;他要告假,乐得等他告假。叫帐房多送了一个月的束惰给他做盘川;又托帐房师爷替他照官价雇了一辆车,派了一个差役送他进省,连个二爷都没有带。到了省城,黄二麻子是省钱惯的,不肯住客店;又因为同甄学忠的太太有几十年不见了,虽是堂房兄妹,怕他一时记不得,似乎未便冒昧,况且妹丈又是从未见过面的人;因此便借了一个朋友家里暂住歇脚。他是午饭前到的,吃了饭就换了衣服,要去拜望妹妹、妹丈。他也不该什么好衣服,一件复染的茧缎袍子,一件天青缎旧马褂,便算是客服了。又嫌不恭敬,特地又戴了一顶大帽子,穿了一双前头有两只眼的靴。摇摇摆摆,算做行装,也还充得过。打扮停当,忽然想起:
“初次拜妹丈,应该用个什么帖子?”他朋友:“用个‘姻愚弟’罢了。”黄二麻子摇摇头道:“我这趟来是望他提拔提拔我的,同他兄弟相称,似乎自己过于拿大。而且依我意思,用帖子亦不妥当,还是写个单名的手本。你好不好?”那朋友道:“令亲是什么官?”
黄二麻子道:“舍妹丈是户部主政,改捐直隶州知州。我们这位太亲翁是现任内阁学士,——除掉内阁大学士之外,京城的官就要算他顶大。舍妹丈便是他的大少爷。”那朋友道:“他老子官大,儿子总不能世袭到自己身上;就算可以世袭,也没见过郎舅至亲可以用得手本的。”黄二麻子道:“这是官场的规矩,你没有做过官是不晓得的。我这趟来找他在工上弄事情做的。事情成功了,他做老总,我们在他手下办事,赛如就同他的属员一样,怎么今天来了不上个手本?不但见舍妹丈要用手本;就是去见舍妹,也是要用手本,先上去禀安,方是道理。”那朋友见他执迷不悟,也只好随他,便道:
“你的不错。时候不早了,你快去罢。”
黄二麻子赶忙出门,一路问人,好容易问到妹夫的公馆。自己投帖。门上人拿他看了两眼,回称:“老爷到工上去了,不在家,挡你老爷的驾罢。”黄二麻子又:“既然老爷不在家,费心上房太太跟前替我回一声,就我黄某人禀安、禀见。”门上人听他要见太太,又拿他看了两眼,问他:“同敝上可是亲戚?”他到此方才明:
“你们的太太就是我的舍妹。”门上人连忙改口称呼:“原来是一位舅老爷。”又问:“同我们太太可是胞兄妹?”黄二麻子道:“同高祖还在五服之内,是亲的,不算远。”门上人一听不是亲舅老爷,那脸上的神色又差了。但念他总是太太娘家的人,得罪不得,便道:“你老爷坐一回,等家人上去回过再来请。”黄二麻子连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