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三国赵范28(2/3)
另外,还要伐木造车,用作运输工具。这个环节,需要一些特别的材料,还需要工匠协助。
士兵的武器,除了通用的弓箭之外,手里拿的,马枪剑戟什么都有。此时,就要规范一下,全部改成带柄的长刀(近似于青龙偃月刀的那种形状)。
带柄长刀,骑在马上,于奔驰之际挥出,才能斩落庄稼。
士兵的编队分组,肯定是需要的。
共四千匹战马,只能四千人乘骑。当然,眼下是训练,可以安排轮换。除了四千上阵兵之外,还可以训练四千后备。
三千多力马,就不需要三千多士兵驾驭了。力马,耐力好,能够长途奔袭,但短途冲锋能力不强。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力马,就只是用作运输。既然是运输,两个人,看护十匹马,完全没有问题。
马车就不一样了。虽然可以将马车连接成串赶着走,但如果马车分开了呢?
所以,人员的安排是:
首先选出一百名厨艺相对较好的士兵,用来做饭做菜,并制作干粮。
然后选出四百名具备一定放马放牛经验的士兵,每人照看五匹力马,共两千匹力马,用于运输。
再选出五百名年纪稍长,人生经验相对丰富的士兵,化妆成流浪汉,到兖州各地活动,收集一切可以收集的信息,并定期上报。
接着选出一千名具备驾车经验,或者学习能力较强的士兵,用于驾车。
将会制造一千辆马车,交给他们。
此次制造的马车,车身都不宽,属于轻便型的马车。
剩下八千士兵,一分为二,四千上马兵,四千后备兵。
然后就是七个将领了。
名单是:黄忠、太史慈、张绣、徐晃、甘宁、周泰、蒋钦。
这个顺序,是像游戏那样,按照个人单挑战力排列的。
但实际上,并不能这样片面。人是复杂的,有多面性,应该综合考量。
譬如,步战单挑,其顺序就会变成:黄忠、周泰、太史慈、甘宁、蒋钦、张绣、徐晃。
周泰的步战这么强?
贴身侍卫,都知道曹操有典韦、刘备有赵云,孙权那边,就是周泰。史料说“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便是如此。
还有就是对上级命令的执行力度,其顺序又会变成:蒋钦、周泰、太史慈、黄忠、徐晃、张绣、甘宁。
统御士兵的能力,顺序是:黄忠、甘宁、蒋钦、周泰、徐晃、太史慈、张绣。
这里面,别的,涂山都不担心,唯独担心甘宁的暴躁。
甘宁的暴躁,跟张飞不同。张飞是鞭打士卒,甘宁则是奋勇杀敌。但,下一阶段的行动,是骚扰并破坏兖州,并不是与曹军决战。倘若甘宁脾气上来,跟曹军死磕,就违犯初衷了。
所以,涂山特地让七位武将相互都交交手,练练武。
也就是让甘宁明确一下,自己在马上单挑和步战单挑的排名。也就是本段前两个排名。第一个马战,甘宁第五;第二个步战,甘宁第四。
那还没包括涂山在内。
涂山加入,马战仅次于黄忠,步战勇夺第一。甘宁就再下滑一个名次。
甘宁这个人,头脑相对简单。见识到黄忠、涂山的武艺之后,因为佩服,所以就老实了。因为老实,接下来,相信他会冷静许多。
武将们交交手,练练武,之后,自然会有洗脑灌输。
涂山猜测,曹操留在兖州的军队,至少在十万以上,合理的数字是二十万左右。
尽管这个世界,曹兵没有经历宛城血战的洗礼,但二十万曹兵,跟著县东朝阳县外的三十万袁兵,素质还是不一样的。
自己这一万人马撒出去,自然是以弱搏强。为此,就需要用到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为什么向武将灌输洗脑,自然是因为,下一阶段,主要是分头行动。
反正一万人马已经少了,就不如更少一些。
第一步,少到四千;第二步,把四千人分为八股,每股只有五百人,分别由自己和七员武将率领,在兖州全面开花,让曹军疲于奔命。
分头行动,有分开,就有会合。
会合也好办,西边有洛阳,西南有南阳,南边有汝南、陈国、梁国、沛国,东边有泰山、济南。只要能够逃脱兖州控制范围,就能实现会合。
由此可知,不一定需要八股会合,只要跟荆南军队会合,能够获取补给,就行了。
当然,时间长了,也还是需要八股分兵进行会合的。到时候,只需要派个传令兵,传谕荆州军队前线沿途,也就能实现八股分兵会合了。
一千马车除以八,等于一百二十五;两千力马加四百马夫除以八,等于二百五十匹力马加五十名马夫;再带上五百马兵,就成了一股力量
出发之后,山阳郡这个营寨,就作废了。后备的四千马兵,转移到沛国。
其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